-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西安曲江新区合理利用新开门立交桥下的空间,建造曲江新开门运动公园,方便周边市民健身锻炼(二〇二三年十一月二十日摄,资料照片)。

1月22日,运动爱好者在西安奥体中心室内羽毛球馆锻炼。
本报记者 肖阳熠文/图
全民健身,运动三秦。2023年,陕西体育以全民健身为引领,先后举办了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陕西省首届三人篮球联赛、陕西省群众足球三级联赛、陕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西安马拉松赛、延安新“九一”扩大运动会、国际沿黄公路自行车赛、陕西省体育健康行等品牌赛事活动;合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拓展全民健身空间,改造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将科学健身指导送到群众身边。三秦百姓的体育文化生活进一步得到满足,全民健身的种子扎根于三秦大地。
■ 服务于民 全民健身场地焕然一新
灞河之滨,外观宛如石榴花的西安奥体中心,如今成为西安市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2021年,随着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陕西体育迎来了高光时刻。办一届盛会,兴一座城市。十四运会的举办推动了全省的经济发展,让三秦百姓对体育运动有了新的认知。
1月22日傍晚,记者在西安奥体中心看到,不少市民停放好车辆,背上双肩包,陆续走进该中心室内羽毛球馆。西安市民陈灵换好运动装备后,与搭档开始了一场双打对决。她告诉记者:“尽管平时工作很忙,我还是会抽出时间参加运动,每周至少打3次羽毛球。”
“十四运会后,我们秉承有效利用全运场馆的原则,将西安奥体中心打造成集体育、娱乐、科技等于一体的多元互动体育空间。”西安奥体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遥向记者介绍,经过2年多时间的改造提升,西安奥体中心目前拥有室内游泳馆、室内羽毛球馆、室内篮球馆、户外大众健身足球场地、户外篮球公园、儿童游乐区等场所,满足了各年龄段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群众的健身热情高涨。自2022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以来,陕西各级各部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全方面深入参与全民健身工作,不断健全场馆设施体系、赛事活动体系、社会组织体系、健身服务体系“四个体系”,更好满足三秦百姓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一年多来,渭河、汉江全民健身步道串联起了一座座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等全民健身设施;城市公园因地制宜,按照比例配备休闲体育健身器材;西安、宝鸡、延安、汉中等地,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拓展健身路径,开辟健身场地,方便市民就近就便参加体育锻炼。
2023年,西咸新区充分利用社区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等空间资源,改造建设了37处贴近社区、面向群众开放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随着一批带有顶棚、安装太阳能板的健身器械“上岗”,家住渭水园社区的陈晨想亲身体验一下“高大上”的健身器材。
“我以前的健身方式除了跑步、健步走,就是下棋。小区如今更新了健身器材,不仅满足了大家的健身需求,还提升了小区整体的‘颜值’。”元旦刚过,在全新的健身器材上体验后,陈晨决定拓宽自己的运动领域,开始打乒乓球。
运动场所举步可达,是群众参加锻炼最殷切的需求。2023年,我省加快实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合理规划布局一批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社区健身中心、笼式足球场、多功能场地等项目,加强体育器材设施维护更新,免费、低收费开放体育场馆,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以陕西省体育场为例,这里每年接待健身群众320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列。
■ 以赛营城 陕西向世界发出“体育名片”
近年来,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巴黎奥运会男排资格赛、全国赛艇锦标赛、丝博会武林功夫大会等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全国大赛相继落户陕西。陕西向世界发出了一张张“体育名片”。
办赛兴城,是西安市对举办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喊出的响亮口号。2023年4月,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举办期间,赛事方在运动员下榻的酒店设置了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文化街”,皮影戏、扯面、陕西花馍吸引了运动员纷纷上前围观体验。
2023年11月,第七届丝博会武林功夫大会在西安上演。活动期间,不少外籍参赛选手提前来到西安,逛兵马俑、游大雁塔、品陕西特色小吃。
城市成全体育赛事,体育赛事成就城市,这是一场城市与体育赛事的“双向奔赴”。西安马拉松、宝鸡马拉松、杨凌农科城马拉松在2023年成功“出圈”,马拉松的赛道就是展示城市发展的“快车道”,赛事的举办让来自全国的跑步爱好者以奔跑的姿态,了解一座座城市,感受三秦大地的运动氛围。
2023年中冠联赛陕西彬州辉龙队主场渭南市体育中心,见证了陕西足球从业余联赛走向职业赛场。中冠联赛在陕西主场平均观赛人数超过2万人,比赛现场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场景。
历时近9个月的陕西省首届三人篮球联赛,激发了“老陕”加入篮球运动的热情。赛事设乡镇组、社区组、行业组、青少年组、俱乐部组5大板块,建立省、市、县(区)、乡镇(社区)四级赛事体系,助推篮球成为我省第一大运动。从渭河全民健身长廊到塞上陕北的厂矿企业,从渭南市白水县户外篮球场到西安的繁华街头,3377支球队的19330名运动员参加了陕西省首届三人篮球联赛,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让群众唱主角。
延安新“九一”扩大运动会比赛项目不仅涵盖了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大众经常参与的体育运动,还设有武装爬山、激光跑等特色体育项目,展示了陕北地域文化、红色体育文化和全民健身的丰硕成果。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以赛引流,以赛促流。通过赛事活动的举办,陕西逐步实现“赛事+旅游”“赛事+文化”“赛事+会展”等“赛事+”融合发展,体育赛事为我省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效应。
■ 群众在哪里锻炼,科学健身理念就送到哪里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明确,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如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影活跃在社区、街道、公园等健身场所。他们是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健身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者。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领头雁。陕西省通过体育健康行活动,省、市、县(区)三级联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37个省直机关和市、县(区),广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
1月18日,陕西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主席司玉灿介绍,截至2023年底,陕西省共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11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承担着宣传健身知识、传授健身技能的责任,带动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全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迈向更高水平。
1月19日,2024年“迎新年 贺新春”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健身精品项目展示活动在西安举行。代表西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参赛的健身操舞队,凭借健身秧歌《扇韵》的精彩演绎,荣获“最佳展示奖”。
据了解,这支健身操舞队成立于2009年。如今,这支队伍的30多名队员,平均年龄60岁。自2017年至今,这支队伍多次在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大赛、全国老年人广场舞交流活动、陕西省广场舞公开赛等赛事活动中获得第一名。
侯玲花的名字,在陕西广场舞圈可谓无人不知。作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侯玲花平日不仅自己参加广场舞、健身秧歌等健身活动,还主动学习新的健身动作并向爱好者传授技能。1月1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侯玲花说:“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传授健身技能,还要传播健康与快乐。现在,越来越多的健身场地出现在百姓身边,大家锻炼健身更加便捷,我们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更好地利用场地资源,把更科学、更专业、更适合的健身动作教给大家,群众在哪里进行锻炼,我们就把科学健身理念送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