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陕西省两会特别报道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6日
巴山深处“领头雁”

本报记者 郑斐

“我们陕南大巴山地区,90%都是山坡地,人力成本很高。”1月24日,来自巴山深处的省人大代表王三翠说,“建议出台对农产品集中采购的帮扶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从开办农家乐“三彩阁”,到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再到建起标准化食品生产厂房、成立两家公司,王三翠从一名做得一手好饭菜的农家妇女,一步一步成长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人大代表、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在她的带动下,岚皋县四季镇四季河边一家家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当地政府也因势利导,邀请专家进行规划,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打造了集中展示巴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巴山样子·杨家院子”。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近年来,王三翠在四季镇天坪村、民主镇新喜村、城关镇东风村分别建立了800亩野油菜种植基地、600亩香椿种植基地、500亩辣椒种植基地,通过吸收村民务工、村民入股分红、订单收购等形式,持续带动698户2120人实现增收。她经营的“三彩阁”实现年营业收入500余万元,带动近百名脱贫群众稳定就业。

村民肖宗兰和丈夫由于家庭原因无法外出打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王三翠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把肖宗兰请到“三彩阁”上班,并将肖宗兰家种的蔬菜全部收购。现如今,肖宗兰每年能挣3万多元,丈夫在家种地也能挣3万多元,家里日子越过越好。“巴山样子·杨家院子就是我们致富的路子。”肖宗兰笑着说。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王三翠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反映群众愿望和诉求,提出关于加快高速路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等涉及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意见建议,已得到有关部门回应并在逐步落实。

今年参加省两会,王三翠提出了关于继续加大县级农产品消费帮扶力度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希望通过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她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