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记者 崔春华)记者1月16日从西安海关获悉:2023年,西安海关所属关中海关为出口企业签发RCEP等20类原产地证书16810份,货值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10.4%,累计为企业带来外方关税减免约4.5亿元。
原产地证书是贸易货物交接、通关、关税征收的有效凭证,对降低进口商采购成本,提升出口货物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被视为降低货物成本的“纸黄金”。
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力重工”)是一家专业生产非公路矿用车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产品主要出口东盟市场。去年1月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关中海关第一时间指导该公司为出口印尼的产品办理了RCEP原产地证书,使该公司产品在印度尼西亚享受到零关税优惠。2023年,关中海关仅为同力重工一家企业货值2.2亿元的非公路用自卸车及零配件办理原产地证书80余份,累计助力企业获得外方关税减免1100余万元。
2023年以来,RCEP进入全面生效实施阶段。为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惠企政策,支持企业扩出口稳市场,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关中海关认真贯彻落实海关总署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和全省“三个年”活动要求,强化政策宣讲,围绕RCEP关税减免、原产地规则,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培训,帮扶企业提升协定认知和政策应用能力。
关中海关深入陕汽、隆基绿能等重点企业,精准了解企业困难和需求,靶向提高原产地服务能力;强化联动配合,支持陕西自贸试验区RCEP企业服务中心更好发挥作用;积极推动业务改革,持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第一时间推动RCEP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生效实施和原产地企业备案改革落地,推动形成了政府关心关注、企业积极参与应用的良好局面,企业自贸协定应用率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今年,关中海关将持续加强原产地惠企政策宣讲,聚焦原产地业务领域改革,全面推广自助打印、智能审核和自主声明等改革便利化措施,以“智慧海关”建设为重点,落实好各项自贸协定关税减免政策,不断推动RCEP等自贸协定高质量实施,落实落细政策红利,提升企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