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汉阴县双河口镇双河口古镇景区举办的“大地欢歌”幸和村村晚现场(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谢传友文/图
如今,在汉阴县双河口镇,广大干部群众正齐心协力,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在田畴沃野间描绘一幅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隆冬时节,在双河口镇三柳村的草莓大棚里,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草莓,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去年,我从村集体合作社‘返租倒包’了10亩草莓棚。目前,草莓已陆续成熟,每天接待游客二三十人,日销售额2000元左右,效益相当可观。”基地负责人赵子琴翻开手机里的账单说。
赵子琴的草莓园只是双河口镇多态融合产业园众多生态采摘项目之一。随着近郊休闲旅游的发展,双河口镇借助汉双旅游公路建设的东风,陆续开发打造了三柳田园综合体、龙垭果蔬采摘体验园、千亩金银花产业观光园等一批集采摘、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园区,催生了“家庭农场+农事体验”“农田景观+度假休闲”“生态品尝+阳光康养”的新业态,形成一条业态丰富、相融共生的群众共富产业链。
走进晨曦中的双河口镇凤柳村,空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道路两旁干净整洁,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有序……为了让乡村建设的“面子”更美,“里子”更实,近年来,双河口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三治”行动,充分发挥群众“既是参与者,又是建设者,更是受益者”的治“厕”作用,将小厕所做成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大文章”。同时,该镇在全域范围内开展村庄治“脏”行动,全力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提升垃圾治理水平。目前,该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
和美乡村建设,“塑形”与“铸魂”同频共振。在今年元旦假期,双河口古镇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汉阴县第一届乡土菜肴制作大赛、古镇庖汤会长桌宴、“大地欢歌”幸和村村晚等活动纷纷举办……
“我们通过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建立了文明实践大讲堂、文体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并开展民风家风培育及文明新风服务、文化文体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之风浸润沃野。”该镇文化站负责人李晓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