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6日
小城大爱 文明新风暖寒冬

本报通讯员 王飞飞

寒冬时节,志丹县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重点联系县,志丹县在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中砥砺前行。在这里,无数个平凡而普通的志愿者用心用情谱写人间大爱。

“爱心早餐” 让这个冬天不再冷

“这是刚出锅的热包子,快拿上。还有豆浆、稀饭,趁热吃了再干活。”2023年12月17日5时,天还未亮,志丹县微公益志愿服务队就开始在大街小巷忙碌起来。他们将提前准备好的一份份热气腾腾的包子、稀饭,送到环卫工人手中。

“我已经吃了5年的免费早餐。这些娃娃待我像家人一样,让我在寒冬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吃着热腾腾的包子,环卫工陈振元不停地点赞。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城市的干净整洁。无论酷暑严寒,他们都坚守岗位,让人深受感动。我们想着能为他们做些事情。”志丹县微公益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冯莲霞说。

志丹县微公益志愿服务队已经连续7年坚持免费为环卫工人送早餐了。这些志愿者虽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用自己的善举去传递社会正能量。

爱心接力 用真情回报社会

崔志清是一名残疾人。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他在志丹县十字街广场经营着一个修鞋摊。

崔志清不仅活儿做得细致,收费公道,还非常热情有爱心,顾客都喜欢叫他一声“崔师傅”。

“这是一点小问题,我顺手就修好了,不要给钱了。”近日,崔志清将鞋子递给顾客,却怎么也不肯收钱。

在崔志清经营修鞋摊的20多年间,减免修鞋费是常事:知道对方光景不好的不收钱,看着年龄大的不收钱,小毛病稍微修补一下的不收钱……如若没带零钱,他也总会微微一笑,“算了,下次来了再给。”简单的一句话,让大家心里暖暖的。

在获得社会各界关爱的同时,崔志清也竭尽所能,真情服务居民群众。他说:“这些年,我得到了大家的很多帮助,我自己也就会这么点儿修鞋的手艺,力所能及地帮帮别人,我很高兴。”

善行义举 尽显模范的力量

杨可伊是一名90后女孩。作为志丹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的辅警,她的收入并不高。可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这些年来坚持参加各类扶危济困的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价值3万余元。志丹县群众亲切地称她为“暖妹妹”。

“助人使我快乐。”这是杨可伊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年来,她自己出钱出力,先后向刘志丹红军小学、翰林小学、红都小学等9所学校的191名困难学生送去棉衣、帽子、围巾、棉鞋等御寒物品及学习用品,让困难学生在冬日里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平日里,她常常与这些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

“一滴水很微小,但是千万滴水就能汇集成大海。我想跟更多的爱心人士一起,把公益做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杨可伊说。

孝心故事 让良好家风延续

“我认为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事情做好就是不普通。孝敬公婆,深爱丈夫,照顾孩子,一路奉献,让我感觉到自己心里总是满满的阳光。我是自己的世界里最美丽的花朵,我是自己的英雄。”2023年11月8日,志愿者焦莎莎在志丹县石油社区宣讲活动中说。

焦莎莎是志丹县农业局蔬菜站的职工。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美满。

2022年,焦莎莎被志丹县妇联评为志丹“好媳妇”。

“作为志丹县一名‘乡音传党声’文明实践宣讲师,我要用自己的生活体悟和身边的家风故事,促进大家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焦莎莎信心百倍地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