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2日
“燃”旺红色教育的“炉火”

本报记者 苗雨蒙 通讯员 尹际涵

“烈士是党最忠诚、最勇敢、最无私、最坚定的战士,是百年党史上最耀眼的星辰……”2023年12月27日,在武警安康支队某部组织的强军故事会上,党史讲解员刑华玺沿着百年党史脉络开讲,涤荡在场官兵心灵。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革命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近年来,武警安康支队注重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功能,通过组织官兵阅读红色书籍、学唱红色歌曲、挖掘红色历史,引导官兵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激发建功强军的不竭动力。

诵读红色经典,在学习中汲取力量

“他靠着喝雪水、吃树皮,与日军周旋长达半个月,断然拒绝敌人的劝降,最终壮烈殉国……”近日,在武警安康支队某部举办的“强军故事分享会”上,战士翁岳龙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感人故事,赢得在场官兵阵阵掌声。

走下讲台,翁岳龙说:“入伍前,我对党史军史了解得并不多。支队开展的阅读红色书籍活动,为我打开了新天地。”

领悟红色经典,汲取精神养分。武警安康支队党委把铸魂育人作为“基因工程”抓实抓细抓具体,确保红色教育入心入脑。为此,武警安康支队为官兵专门购置配发《长征》《红船》《苦难辉煌》等书籍,开展“共读一本书,同筑一个梦”活动,鼓励他们交流心得体会,在学习历史、崇尚英雄中坚定理想信念。

此外,武警安康支队建立“读书之星”评选机制,激励官兵自主读书、自我提高;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学习《党史一百讲》《红色家书》等内容;借鉴中央电视台《一堂好课》《典籍里的中国》等优秀节目创作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呈现书中感人故事,不断增强红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让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

学唱红色歌曲,在共鸣中增进认同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在武警安康支队党史学习课堂上,某部政治指导员任忠俊从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切入,讲述鄂豫皖苏区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等重要历史事件。

“这首歌从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传唱至今,激励着我们铭记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讨论交流中,战士王双道出心声。

武警安康支队以红歌为载体,甄选多首红色歌曲组织官兵学习传唱,同步讲解歌曲创作过程,通过以歌串史、借歌叙史的方式,引导官兵感悟党的光辉历程,坚定奋斗强军意志。

音乐里有历史的记忆,记录着民族的足迹。官兵们通过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红色歌曲深刻认识到,信仰信念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学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唱红歌激发奋进动力。武警安康支队持续创新红歌融入红色教育的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强军歌咏比赛,汇聚官兵勇担当的强大力量;开设“红歌大讲堂”,揭秘红歌背后的历史,打造学习传唱红歌、体会感悟历史的生动载体;梳理多种类型“红歌+党史”学习套餐,定期向官兵推送,推进红色教育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挖掘红色历史,在熏陶中赓续传承

“向革命烈士,致哀……”2023年11月,武警安康支队官兵走进牛蹄岭战役遗址公园内参观见学。参观中,官兵们时而驻足观摩、时而交流讨论,无不被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精神所感染。他们表示,通过参观,思想灵魂得到了净化洗礼,党性修养得到了锤炼提升。

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见学等形式,是红色教育的生动演绎。该支队战士王耀龙说:“作为新时代青年军人,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淬火锻造,赓续传承。武警安康支队不断创新红色教育形式,开展各项贴近青年官兵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精心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党史军史知识竞答等活动。此外,该支队还充分借助驻地及周边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官兵赴汉阴县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广场开展“学历史·悟初心”活动,配合开展党课教育、走访慰问老红军等多种活动,激励官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以常抓不懈的姿态,“燃”旺红色教育的“炉火”。在武警安康支队“读红书、唱红歌、学红史”活动的助推下,官兵们理论武装更加扎实,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