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2日
航天四院助推全球首型全固体捆绑式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本报讯 (记者 沈谦)1月11日13时30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四院”)提供7台大推力固体发动机的“引力一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顺利升空,成功将云遥一号18-20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该型火箭创造了全球起飞推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世界首型全固体捆绑(固体芯级+固体助推动力)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也是我国首个海上成功发射的捆绑构型运载火箭。此次首飞成功,全面检验了捆绑式运载火箭构型下固体发动机的强适应、高可靠和易用性,对进一步提升我国中低轨卫星多样化、规模化发射能力,拓展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推动空间科学发展意义重大,标志着固体动力在宇航和商业航天运载领域的应用拓展取得了新突破。

“引力一号”运载火箭配套的7个固体大推力发动机均由航天四院研制,其中助推级、芯Ⅰ级、芯Ⅱ级为直径2.6米发动机,芯Ⅲ级为该火箭高精度上面级固体发动机。发动机所用原材料或结构形式均为高成熟度、高性价比产品,采用了碳纤维壳体、中能推进剂以及矢量喷管等技术。

“芯级+助推”的模块化、组合化捆绑构型设计,使火箭实现了更低的重心和更大的支撑跨度,“底盘”更稳,能够更好适应海上发射时发射船舶的晃动场景,提高了火箭在高海况恶劣条件下海上运输和发射的适应能力,减少了发射前勤务保障的难度。

由于“引力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采用全固体捆绑式构型,相对于已飞行成功的全固体运载火箭和固液捆绑火箭,火箭固体发动机研制团队基于火箭构型、飞行时序和研制过程,相继解决了壳体承载、推力同步性、喷管热防护等多载荷、多物理场耦合诸多技术难题。

航天四院以“大推力、高性能、简约化”为目标导向,瞄准快速响应运载火箭主动力和中大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动力需求,立足“整体式”和“分段式”两条技术路线,先后形成了1.2米、2米、2.6米和3.5米等不同直径、系列的固体发动机产品型谱,有力支撑了我国多型固体运载火箭的快速发展。目前,由航天四院提供全部固体主动力、助推动力的运载火箭已拓展至6型,包括已经成功服役的长征十一号、长征六号改、力箭一号、捷龙一号、捷龙三号等。“引力”系列火箭的加入,也使得航天四院宇航运载固体发动机型谱化、系列化和组合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