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0日
为深度解读长安地理文化提供标本
——朱鸿《城南》读后

李泽涛

《城南》是当代学者型作家朱鸿的新作,携带着长安城的山、原、川、水、风土人情等意象再次进入了广大读者的视野,滋养和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作为地理文化类散文集,《城南》展现出朱鸿独特的创作风格与审美趣味,有着独特的艺术性。

《城南》新颖奇特的书名寄托着作者的乡愁,也暗喻着耐人寻味的长安文化。城南是长安城,也是朱鸿的故乡,包含着作者对长安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的深思。《城南》中出现的山川河流、宫室陵阙、城池道路、道观寺庙等是作者文化记忆的重要依凭,它们深深地吸引着作者一次又一次进入“城南”腹地,端详“城南”,思考“城南”。《终南山》《少陵原》《神禾原》细数长安城生存和发展中所关联着的诸多名人雅士与历史典故,让它们在作者的笔下得以从“历史的夹缝”中跳脱出来,再次跃然纸上。

本书中的文章既是地理文化类散文,又是朱鸿散文创作中心灵倾诉类、文化表现类和思想求索类散文的综合体现。从散文的题材范围看,朱鸿以往的散文创作可以分为心灵倾诉类、文化表现类和思想求索类散文。然而,《城南》难以被彻底地单列为地理文化类散文集,因为《城南》中既有《母亲的意象》和《不能想的父亲》这一类描写亲情的作品,又有《终南山》《昆明池》《敬业寺》等描摹文化山水的作品,更有《武关》《长安鸟类》等触发人们对长安城历史变迁的沉思的作品。

《城南》以简洁、精确、雅致而又不失质朴和生动的语言表达,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当然,正如《吾情若蓝》一样,《城南》的语言美也更在于它表达的“至诚”。作者所思所想无不是从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层面出发,毫无矫揉造作、哗众取宠之感。以“语言至诚”传递“情思至诚”已经成为朱鸿散文创作的一种固有品格。例如,在《城南》中读《辋川尚静》,我始终沉浸在清丽简洁而富有节奏的语言叙述之中,而《母亲的意象》又以质朴而生动的语言让人感动不已。这种语言表达源于作者孤独时的沉静与平和,以其特有的“文学治疗”效能慰藉着每一个在夜晚感到寒冷和孤寂的读者的灵魂。

《城南》的创作章法和作品艺术品质也耐人咀嚼。细究《城南》,不难发现其不单单是由故事情节和主题意象组合而成,还有作者运用“田野调查法”入“樊川”、登“楼观”、赴“散关”、游“白原”,不断进行着“人文考古”实践活动。朱鸿是一个“人文知识考古”型作家,没有把创作思想囿于“纯文学”形式所承载的审美形态上,而是在无形之中融入了文学人类学的创作思想——奇花异草、珍禽瑞兽、瓦当玉石、寺庙宝塔、古街村落等充当着朱鸿散文创作中历史叙述者的角色。这些都在《圭峰山》《华严寺》《灵台》《杜陵生态林》《子午道》《长安路》《白原》《长安鸟类》《散关》《三登武关》等作品中分别得以体现。

《城南》为朱鸿散文创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分析朱鸿散文创作研究的现状,可以得出学者大致从其散文创作题材与作品主题、散文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及散文创作文艺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关于朱鸿散文创作题材与作品主题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关于散文的通信》《朱鸿的散文》《思辨的这一声——读朱鸿散文之感受》等。在朱鸿散文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研究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从思想上翻新着历史的故事——评〈夹缝中的历史〉》《窥得历史暗处的本真——评〈夹缝中的历史〉》等。涉及朱鸿散文创作文艺思想研究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勾勒个性化的长安形象——读散文集〈长安是中国的心〉》《在信仰迷失的时代寻觅“鹰熊”——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朱鸿及其散文》《氤氲着诗意的赞美与批判——论朱鸿的长安文化散文及其传播效果》《论朱鸿散文创作中的文艺思想资源》《“情”是散文的心——读散文集〈吾情若蓝〉》,等等。目前,关于朱鸿散文创作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然而,研究者往往是从题材、主旨、语言、风格等维度探究朱鸿的散文创作,而对朱鸿散文创作世界及其背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底片透视并不充分,缺少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对朱鸿散文创作进行“整体性”和“一体化”研究。《城南》以其特有的视角呈示了作者多种散文题材,是一种以地理文化整合多种散文创作题材的新构思,在无形之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地方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也为朱鸿散文创作研究路径提供了新指向。

总之,《城南》的聚焦点虽然是长安城,但是其题材广泛,作者所思所想带着长安城中“人”与“物”在历史脉络中的勾连与互动。《城南》既是朱鸿对其故乡文化乡愁的当代书写,又是人们深度解读长安地理文化的标本与媒介,而且将成为标示长安城建设与发展的一个新的人文地理符号。《城南》如同《关中是中国的院子》《长安是中国的心》《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唐长安的信仰》一般,再次将长安之于中国的形象凸显了出来,丰富了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