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生态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08日
期待更多“鹮翔天下”的故事

穆骋

有人戏称朱鹮是“环境质检员”,此话颇有道理。凡是熟悉朱鹮的人都知道,朱鹮对环境的要求相当挑剔,不是随随便便哪个地方就能安家生存的。只有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朱鹮种群数量才会越来越多。

作为我国特有的生态名片、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朱鹮传播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珍稀物种。保护朱鹮这项工作的意义,已超越物种保护本身。

保护朱鹮就是保护绿色生态。我省在朱鹮活动区进行环境整治、湿地恢复、封山育林,使朱鹮的生存环境空前改善。朱鹮是涉禽,离不开湿地,汉江及其支流因此受到更多保护,实现了湿地生态“颜值”倍增;朱鹮繁殖和夜宿的树林被纳入保护范围,处处生机盎然;有朱鹮活动的水田要求种植有机、无公害水稻,成了“绿”里生“金”的宝地。

保护朱鹮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朱鹮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保护朱鹮有利于伞护其他野生动物种群,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白鹭、苍鹭、赤麻鸭……“朱鹮之乡”洋县生活着360多种野生鸟类,其中很多是朱鹮的伴生鸟。朱鹮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使大量伴生物种随之受益。

保护朱鹮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好生态,是发展的最大“本钱”。近年来,陕西坚持“生态引领绿色蝶变”,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做好“朱鹮”品牌开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让更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实现了朱鹮保护与绿色富民双赢。

当前,尽管朱鹮全球种群数量达到1.1万余只,受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但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我们应该看到,全省朱鹮栖息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还不够高,朱鹮遗传基因单一、种群退化的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再引入区域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冲突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生态文明建设需久久为功。只有坚持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鹮翔天下”的美好故事才会越来越精彩。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