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高质量项目推进年 营商环境突破年 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7日
安康市汉滨区:
在防灾避险一线锤炼干部作风

结合全省“三个年”活动,安康市汉滨区坚持在防灾避险、急难险重一线锤炼干部作风,促作风转变,建立健全防汛防滑会商研判机制和直达一线叫应机制。组织气象、自然资源部门定期会商研判,采取微信、短信、预警产品、提醒函、交办单等方式,及时将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到村、到点、到户、到人,及时叫醒叫应,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对已经转移的群众,严格落实“两把锁”“人盯人”管理措施,防止擅自提前返回造成人员伤亡。据统计,今年秋季雨期全区累计撤离转移1921户4581人,其中地质灾害隐患点撤离转移1496户378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28万元,无一起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本报记者 师念 通讯员 周亭松

“唐叔,在这儿住着还习惯吧,烤电暖气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啊。”12月16日,入冬的第一场雪悄然而至,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镇长郑涛对社区“新居民”唐弟来说。

唐弟来原来住在大竹园镇马泥村的半山腰上。两个多月前,一场突发山体滑坡损毁了他所住的房屋。由于撤离及时,他和家人毫发未伤。在政府帮助下,他们成了社区“新居民”,还领到一笔临时救助金。

老唐让儿子特意做了两面锦旗。锦旗上写着“心系老百姓,为民办实事”两行大字。“给村上送一个,给镇上送一个。”唐弟来回忆起山体滑坡那一夜的惊险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干部及时通知,可能就没我们老两口了。”

郑涛告诉唐弟来,相关部门已经对他家门前因滑坡损毁的道路进行了实地踏勘,并研究制定了方案,家园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汉滨区夯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坚持汛期每日及时掌握雨情汛情,严防持续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汛期重点时段,汉滨区重点镇(街道)坚持每天1名主要领导带班,一半以上人员在岗值班,加强防范应对;组织482个村(社区)的干部及驻村“四支队伍”、452个在册隐患点群测群防责任人、监测员全员值守;落细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三查制度”,充分动员群众积极开展自查;确定高、中、低风险区,重点关注村民切坡建房和高陡边坡下的人口聚集区、移民安置点、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要求排查人员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做到“三个必须转移”——预警达到一定阈值必须转移、发现险情异动必须转移、对险情一时不能准确判断必须转移,确保应撤尽撤、不落一人。

结合全省“三个年”活动,汉滨区坚持在防灾避险、急难险重一线锤炼干部作风,促作风转变,建立健全防汛防滑会商研判机制和直达一线叫应机制。组织气象、自然资源部门定期会商研判,采取微信、短信、预警产品、提醒函、交办单等方式,及时将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到村、到点、到户、到人,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对已经转移的群众,严格落实“两把锁”“人盯人”管理措施,防止擅自提前返回造成人员伤亡。据统计,今年秋季雨期全区累计撤离转移1921户4581人,其中地质灾害隐患点撤离转移1496户378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28万元,无一起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坚持科技支撑,做实防灾预警。今年以来,汉滨区完成了21个镇(街道)63处275台地灾隐患点普适型监测预警设备安装;累计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宣传培训、应急演练486场次,实现培训和演练全覆盖;坚持汛期24小时驻守,配齐专业技术人员、车辆,确保灾害发生时技术支撑保障到位,累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50次,切实提高了防灾减灾成功率。

安康市自然资源局汉滨分局局长黄础安介绍:“我们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人防与技防作用,盯死看牢隐患点,严密防范风险区,持续做好地质灾害防范会商研判、监测预警、临灾叫应工作,做到灾情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