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1日
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曹卓琳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素之一,高等教育要发挥好头雁作用,主动作为,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和职责,进一步发挥育人属性,深入践行育人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立足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仅为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了价值取向,更引领着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任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探索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砥砺前行、改革开放后的持续推进和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四个阶段,贯穿始终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职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宗旨,始终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变质,才能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域覆盖。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人才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与基石,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均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是要加快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更有针对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基础。二要增强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科技、人才、创新摆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展开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积极拥抱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主动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破解难题,着力打造“国之重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保障和智力资源支撑。

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愈显重要。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年的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精神文明建设是高等教育培根铸魂的工作。高等教育应始终坚持以全员育人的主体维度,以全程育人的时间维度,以全方位育人的空间维度,坚持“五育”并举和学思行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要在新形势下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当代价值,坚持古为今用,用现代化工具丰富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造新的表达方式,通过正确的文化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西迁精神深刻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灵魂是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弘扬西迁精神对培养新时代具有民族大义,胸怀大局,以家国天下为重,把个人追求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深融一起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铸魂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增强师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补足学生“精神之钙”,构筑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高等学校要严格对照中国式现代化对于精神文明发展的要求,在学生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深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夯实精神之基、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