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6日
多部门同发力 稳就业保民生

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姜琳

就业关系千家万户,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多部门协同发力,多措并举持续稳定就业,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9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298万人。

“我们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促进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夯实基层服务为基础,以推进数据赋能为支撑,以加强监测预警为底线,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全力促进就业形势持续好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说。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重中之重。“我们启动了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同时深化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引导大学生找准自身定位,设定合理预期、做好职业规划,实现稳定就业。”共青团中央有关负责人说。

针对部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共青团中央以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为对象,组织全国3.7万名高校团干部、区县团干部与他们结对帮扶。今年以来,共青团成功帮助10.6万名毕业生就业,其中2023届毕业生8.98万人,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1.62万人。

农民工也是重点就业群体。水利部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吸纳农民工就业,保障困难群众就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约221万人,同比增长5.7%;发放工资超410亿元,同比增长37.1%。

“这其中的多数都是农村劳动力。”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大规模水利建设具有提供就业岗位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下一步,水利部将持续抓开工抓进度,吸纳农民工就业;进一步推广以工代赈,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增收;同时合理开发村级河湖长、小型水库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众就业。

个体工商户是稳就业、促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力量。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14部门联合开展“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组织各地区相关部门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招工用工、技能培训、政策咨询、贷款融资等多样化服务。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期间,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超110万人次,有力提升了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能力,发挥了就业带动作用。

我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就业增收意义重大。多地出台保障残疾人就业培训、就业服务、补贴奖励等相关政策,更好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甘肃省实施2023年“情满陇原”助残就业行动项目,为残疾人提供自主创业补贴、提供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新业态就业岗位补贴,以“真金白银”助力残疾人适岗就业;北京市举办首个京津冀用人单位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提供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30余种岗位;吉林省在10家机构开展“美丽工坊”试点,带动残疾女性就业增收超过300人……

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残联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落实落细残疾人就业措施,多渠道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培训,推动形成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