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赵茁轶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与文明演进相伴相生。
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且仍在使用的自源性文字符号系统,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者,承载着华夏文明历史发展的脉络,记录着中华儿女前行的足迹。史墙盘内的284个字,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西周数位王的功绩。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通过这些文字,释读出古人留下的宝贵信息。
汉字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同辉。从甲骨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漫漫历史长河中浸润着汉字的美。汉字脱胎于人们对于记录信息的渴望,又因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而不断进化。汉字的每一次变化,都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汉字在中华文明连绵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厥功甚伟。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汉字更加具有生命力。汉字体系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生机勃勃,就在于其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继承中完善文字构造方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在实用的基础上拥有了更多的审美意趣。
历史选择了汉字。它的存续与变化,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在历史长河中,汉字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语言符号,而是不断接纳新事物的文化系统,守正而又创新。近代以来,不同新兴领域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人们又以音律、形象为基础发明了许多新的字词。
像史墙盘一样,中国古代许多青铜器上的铭文清晰如新,文字的生命力亦在不断延展。如今,汉字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更多的目光。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踏上学习汉语之路,学习书法成为一条了解中国文化的新途径。语言文字逐渐成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能够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新时代,汉字正在搭建起更多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