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1日
黄龙的“四好农村路”由线成网

本报记者 董剑南 通讯员 刘小燕

初冬时节,在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镇,一条条整洁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在乡野间纵横交错,一辆辆满载农副产品的车辆在乡间公路上穿梭往来……条条公路,不仅连通田间和市场,也为乡村振兴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和活力,让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

“以前,村里泥土飞扬,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不仅群众出行不方便,就连玉米、苹果这些农产品也卖不上好价钱。”提到通村道路带来的变化,界头庙镇碾子塬村三家楼组小组长王玉生感慨万千。

近年来,界头庙镇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辖区路网通达、路况升级,实现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通向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界头庙镇辖区内共有农村公路22条,里程达122.8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路通,百业兴。一条条乡间公路蜿蜒交织,串起了群众的“致富梦”“幸福梦”。

“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我们出行更加方便了。”碾子塬村村民陈金举高兴地说,“路修好后,很多客商直接进村收购农产品,我们村的农产品也卖出了好价钱。曾经的‘糟心路’变成了如今的‘幸福路’。”

“今年,我们红罗圈村的600余亩圣女果喜获丰收,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前来收购。货车直接开到了田间地头,加快了群众增收的步伐。”界头庙镇红罗圈村党支部书记毛义华告诉记者。

为大力促进乡村公路沿线产业发展,界头庙镇抢抓“四好农村路”建设机遇,发展“路衍经济”,将玉米、圣女果、连翘等产业串联起来,以路带产业、以路强产业、以路兴产业。

目前,界头庙镇在店界路沿线打造果园2个、高质高效示范园2个、核桃示范园3个、草花大棚4座,在范红路和石红路沿线打造连翘“黄花大道”2条。一条条“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为界头庙镇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公路要建好,更要养好、管好、运营好。“自己的路自己修,自己的路也要自己护。”毛义华说,“每条农村公路旁,都竖有一块‘路长制’公路养护牌,上面公示着路线名称、编号、等级、里程,以及各级路长和养护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群众发现问题可以直接拨打电话进行监督,确保路路有人养、时时有人管。”

为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护水平,界头庙镇将“路长制”作为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有力抓手,严格落实各项养护管理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同时,该镇加大农村公路管护知识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争做农村公路管护工作的参与者、建言者、监督者,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用”健康发展。

界头庙镇的“四好农村路”越来越好,是黄龙县农村公路网络不断完善的生动体现。截至目前,黄龙县公路总里程达1100.2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桥梁共52座,行政村通畅率达100%。依托“四好农村路”,黄龙县实现全域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路、站、运、邮协同发展。不久前,黄龙县被命名为陕西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下一步,黄龙县将持续建好出村路、田间路、村界路等乡村公路,提升农村路网的承载力和通达率,构建功能完善、路景交融的乡村公路环线,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铺就康庄大道。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