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1日
让“小”计量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记者 徐颖

“省几何量计量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同公司技术人员详细讨论了自动化生产线、工业自动机械臂、高精度和超密度坐标测量设备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还聚焦企业质量提升和实际生产中的计量难题以及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1月14日, 西安德普赛科计量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曹云祥说。

西安德普赛科计量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等于一体的专业综合长度计量产品制造商,其产品远销国内外,公司的坐标测量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局以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为契机,积极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强化计量服务支撑,采取精准推送政策、加强计量业务培训、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帮扶力度等措施,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

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是产品质量的保证。计量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行业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

针对计量许可专业性强、评审时间长、涉及行业领域广、提交材料项目多的特点,省市场监管局制定了8项计量许可便利化举措,为计量技术机构营造了便捷的准入环境,引导企业合理配置和应用计量资源,着力培育企业的计量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计量数据积累与应用,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省市场监管局为了切实解决计量许可申请材料多、审批时间长等问题,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专题攻坚组,以便捷化操作为指引,推动计量标准考核、国家计量检定任务法定授权和注册计量师注册3项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并将业务系统推广到全省使用,为基层计量许可审批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大大缩短了审批周期,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不断提升计量审批效能,增强企业获得感,省市场监管局从优环节、减材料、压时限着手,着力提高计量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效率,审批环节从8个压缩至6个,申请计量标准器具核准材料从10项减少至3项,全流程审批时间从125个工作日压缩至45个工作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授权考核全流程审批时间从229天压缩至95天。

电子计价秤是集贸市场等场所广泛使用的贸易结算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其量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市场计量环境的公平公正,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今年,西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等单位,以集贸计量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为基础,构建了以远程校准智慧公平秤为中心的集贸市场智慧化监管网络平台,为西安市集贸市场配备远程校准公平秤,实现了全市集贸市场公平秤远程校准、智慧化监管。

该监管平台具有在线监测、环境感知、精确定位、一键投诉、远程校准、动态比对、在线质控等功能。其中,在线监测、电子地图、状态感知等功能可让计量监管“一目了然”,实现了从定点定期、人工检定的传统管理模式到按需溯源、自动校准的智慧管理模式的转变,有效解决了电子计价秤监管难题,也为未来集贸市场诚信建设和实施智慧化监管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以往,计量技术机构申请计量标准器具核准,每年要进行多次复查,需要专家进行多次考评,每项考核还需要提交9项以上材料。针对这一情况,省市场监管局结合工作实际,试点实施计量标准器具核准(复查考核)“先证后核”工作。实施“先证后核”后,计量技术机构只需要提交申请书、自查自评报告及承诺书共3项材料,即可换发新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省市场监管局在承接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放的一级注册计量师注册审批权限后,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注册计量师注册实行“一支笔”审批,当日即可办结。一系列计量许可改革措施的出台,有效降低了计量技术机构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在加强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方面持续用力,不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的计量供给效能,推动计量与其他质量基础设施要素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计量支撑。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