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文化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7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植文化根基 结出累累硕果
——5项全国文艺大奖花落陕西

青年秦腔演员王航凭借在秦腔《诗圣杜甫》中的精彩表演成功“摘梅”。

《树上有个好地方》剧照。

陕西选手张丽以总分98.1分的成绩夺得金钟奖。

《拨浪鼓咚咚响》获金鸡奖5项提名。图为主创人员合影。

《擀毡调》表演现场。 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摄图网

本报记者   师念

2023年是陕西文艺界的荣耀之年。今年以来,陕西已收获梅花奖、华表奖、金钟奖、山花奖、金鸡奖5个全国大奖,涵盖戏剧、电影、音乐、民间文艺4个艺术门类。这5项国家级文艺大奖的获得,是陕西文艺界紧扣时代脉搏、厚植文化根基结出的丰硕成果。

青年秦腔演员王航凭借在秦腔《诗圣杜甫》中的精彩表演在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评选中成功“摘梅”,是15位获奖者中唯一的秦腔演员;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奖;在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组总决赛中,陕西选手张丽夺得金钟奖;在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中,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的民歌作品《擀毡调》荣获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在第三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陕西本土电影《拨浪鼓咚咚响》获得最佳儿童片奖。

通过一部部优秀的作品,陕西故事得以真情讲述,时代风貌得以充分展示,陕西文化品牌更加响亮,陕西形象更加生动。长期以来,陕西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三秦文化沃土,勇立时代潮头,攀登文艺创作高峰,不断展现陕西文艺事业发展的新面貌。

■ 王航:梅花香自苦寒来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11月14日,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排练厅,王航一如既往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压腿、踢腿、劈叉、翻身……

王航从小喜欢唱歌跳舞,尤其热爱戏曲。他10岁考入戏校,经过6年刻苦训练,16岁进入甘肃省兰州市秦剧团,正式成为一名秦腔演员。2010年,王航进入渴望已久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学习。2014年,他拜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东桥为师。王航扮相英俊潇洒,做派稳健大气,唱腔韵味浓郁,表演富有激情及感染力。

5月21日,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三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举行。王航凭借在《诗圣杜甫》中的精彩表演成功“摘梅”。

在《诗圣杜甫》中,王航横跨小生、须生、衰派老生3个行当,通过精致的扮相、醇厚的声腔和娴熟儒雅的表演,塑造了不同时期杜甫的形象。青年子美胸怀抱负、意气风发,中年杜甫激情满怀、初心不忘,老年诗圣衰而不馁、悲而不屈。王航将慷慨激昂、深沉大气的秦腔与诗人悲怆的人生经历完美结合,令诗圣高远的艺术形象跃然于舞台之上,让台下观众眼前一亮。

《诗圣杜甫》创排至今,已经过去8年。8年间,王航认真研究杜甫的生平,跟随创作团队实地重走了杜甫的成长之路。每一次排练,他都会在细节上精心打磨;每一次表演,他都会与杜甫共情落泪。

“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我多年追求的梦想。陕西这片文化沃土让我的艺术表演功力得到提升。”王航说,“梅花奖是肩上的责任,也是新的起点。我一定要勤学苦练、创新发展,传承好秦腔艺术,用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于1983年,是由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创办40年来,陕西共有包括尚长荣、李东桥、刘远、李梅、惠敏莉等在内的30名演员获得这一殊荣。

■ 《树上有个好地方》:提升西部儿童影视知名度

5月23日,陕西主创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奖,这是陕西文艺界时隔10年再次捧回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政府奖,由国家电影局主办并组织评选及颁奖。在颁奖现场,《树上有个好地方》出品人刘盼说:“感谢电影的编剧兼导演张忠华,是他19年的坚持,让‘好故事’这颗种子开花结果。”

《树上有个好地方》用具有生命力的镜头语言,讲述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故事:陕西关中农村小学生“巴王超过”是个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捣蛋鬼”,在老师的关爱、信任和鼓励下,逐渐转变、成长。

影片用厚重的生活基础、丰富的镜头语言和成熟的叙事节奏,极大地调动起成年观众对逝去童年的追忆、对社会状态的深思。其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与精准细腻的儿童心理刻画,唤起了当下许多少年儿童的情感共鸣。影片从导演、摄影到演员、制片,皆是陕西省大中专院校以及西安市中小学的教师、学生和职工。

热衷儿童电影,源于张忠华在大学暑假期间一次机缘巧合的尝试。2004年,用一台DVD拍摄而成的《霸王年代》,让他获得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长篇单元奖,也坚定了他拍摄儿童电影并一路走下去的决心。

从《紫陀螺》到《火箭鹌鹑》,再到《树上有个好地方》,一系列以西北调皮孩子为题材的儿童电影,让张忠华摸索出童真电影美学这一影视流派,为西部电影贡献了宝贵力量。

该影片艺术总监张阿利表示,《树上有个好地方》带有浓厚的西部电影特色,是当下西部电影的新传承,是西部电影人用电影艺术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倾情之作。

谈及未来发展,张忠华想要把陕西乃至西部的儿童电影打造成全国品牌。在接下来的影视创作中,他计划在儿童元素基础上,尝试科幻、魔幻等更多电影创作类型。张忠华表示,一定会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提升西部儿童影视的知名度,把冲击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作为长远目标。

■ 张丽:坚守梦想逆风飞翔

10月24日晚,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组总决赛在四川成都举行。经过陕西省选拔赛、全国复赛、半决赛、决赛的激烈角逐,由陕西省音乐家协会推荐报送的选手张丽以总分98.1分的成绩夺得金钟奖。

作为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金钟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代表着我国音乐比赛的最高水平。

张丽出生在延安市子长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展现出音乐天赋。2008年,张丽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校学习。2014年,她考入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副教授李亚东,学习民族声乐演唱。她曾就职于延安市歌舞剧团,担任独唱演员;2022年3月至今就职于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担任声乐教师。

今年4月,陕西省音协举办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陕西选拔赛,近2000名选手报名参加,最终遴选出20名选手参加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各项赛事。5月,陕西省音协、西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中国音乐金钟奖陕西参赛选手赛前辅导班,对入围选手进行集中培训,全力备战比赛。

在本届金钟奖比赛中,陕西选送20人进入全国选拔赛。其中,10人进入成都复赛,4人进入半决赛,1人进入决赛并获金钟奖,创历史最好成绩。

张丽回忆:“这次决赛我选的两首曲目都是赵季平先生的作品。为了让歌曲更适合我的演唱方式,赵季平先生将他的歌曲总谱无私地交给我。决赛时,省文联、省音协和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都有人到场为我加油鼓劲,我非常感动。”

对于未来,张丽满怀信心:“我会尽自己的全力为陕北民歌的保护传承培养艺术人才,为陕西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学无止境,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刻苦磨炼,用心用情把更多更好听的陕北民歌唱给大众听。”

■ 《拨浪鼓咚咚响》:用真实质朴打动观众

11月4日晚,第三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名单揭晓,陕西本土电影《拨浪鼓咚咚响》获得最佳儿童片奖。时隔12年,陕西电影再次获得金鸡奖。此外,影片还获得第三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白志强)、最佳男主角(惠王军饰演苟仁)、最佳摄影(杜斌)、最佳剪辑(石明明)等提名。

白志强,陕西清涧人,毕业于西安美院摄影专业,曾参与制作电影、电视剧、话剧作品数十部。在拍摄《拨浪鼓咚咚响》前,白志强已创作了《声命》《边走边唱》《道情》等多部纪录片。正是因为拍摄了这些植根于生活的纪录片,白志强的作品充满了质感。

《拨浪鼓咚咚响》取材于陕西,拍摄于陕西,主创人员均来自陕西。影片讲述了货车司机苟仁的故事。苟仁为子寻仇,偶遇寻找父亲的“熊孩子”毛豆,机缘巧合之下,二人踏上了一段啼笑皆非的寻亲之旅。

关于影片中拨浪鼓的象征意义,白志强说:“拨浪鼓首先是苟仁跟他孩子的一个情感信物,作为一个道具贯穿始终。苟仁把拨浪鼓送给了毛豆,代表着电影中的情感转移。毛豆摇响了拨浪鼓,代表着情感的胜利。”

《拨浪鼓咚咚响》关注社会现实,以质朴的电影叙事方式将留守儿童的故事搬上银幕,用“要命的真实”展现陕北农村过往的生活状态,引发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入思考。影片一经上映便吸引了许多观众,推动陕西本土儿童电影走入大众视野,引发各界对陕西电影的高度关注。如今,《拨浪鼓咚咚响》已经在20多个城市进行了路演。

在颁奖现场,白志强动情地说:“《拨浪鼓咚咚响》是一部小成本电影,但是我们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今天能把这样一个奖颁给我们,会激励更多和我一样热爱电影、追逐梦想的青年导演奋力前行。”

■ 《擀毡调》:用音乐演绎非遗技艺

11月5日,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奖结果完成公示,由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的民歌作品《擀毡调》荣获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

“三月里出门去擀毡,一走就走到头道川;五月里出门去擀毡,一走就走到那二道川……”《擀毡调》是根据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起擀毡技艺的生产流程、产品形态、毡的使用目的等,创作的一首极具原生态民歌之韵的原创歌曲。

表演时,10名演员分别展示擀毡技艺中的弹毛、喷油、卷帘子、撒毛、洗毡、整形等环节,生动而又真实地再现了擀毡技艺的制作过程,巧妙地以各种工具为伴奏“乐器”,在陕北道情之风、劳动号子曲式结构的演唱中,再现了陕北擀毡人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极强的舞台感染力。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毡制品是吴起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用来遮雨的毡衣,御寒的毡帽、毡裤、毡鞋……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毡制品。进入21世纪,毡制品虽然不再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擀毡艺术却在吴起县一批文化艺人的手中发扬光大。为了保护、传承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吴起擀毡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安市民协主席朱强说:“《擀毡调》是吴起县用音乐形式对原生态擀毡技艺的再现与演绎,对于传承、发扬擀毡这项非遗技艺有着积极意义。这两年,《擀毡调》在省外演出10余次,让更多人了解了这项非遗和延安特色民歌。今后,我们将结合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