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占地300亩的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榆林基地效果图。
高标准、高配置,一项汇集多项首创功能的重大项目即将建成,用于“实战”。
公路旁、园区里,一个瞄准应急救援“实战”需求的基地正拔地而起。
它们共同组成了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榆林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一座致力于成为“陕西省内唯一、西部一流、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走进榆横工业园区,让我们一探究竟。
130亩的土地上,16个单体工程鳞次栉比。综合楼、服务楼、综合仓库、救援保障物资仓库、搜救犬救援训练场、体育场及地下隧道、化工装置火灾处置训练区、罐区火灾事故处置训练区等工程是2020年5月开工建设的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约1.82亿元,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立足榆林 打造一流安全与应急综合性实训平台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基地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以标准化、实战化、系统性、前瞻性为原则建成的基地能够同时满足从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需要,是降低突发事件损失,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在引领带动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结构优化、机制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已开始快速显现。
然而,为何要在榆林建设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基地呢?
因地制宜,资源优势突出是核心。榆林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也是“西煤东运”核心腹地、“西气东输”重要源头、“西电东送”主要起点。辖区内重点企业多、安全风险大、应急任务重,全市共有危化生产企业180家,经营企业582家,石油钻采企业188家,油气井3万余口。
辐射西北,区位优势独特是关键。榆林地处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交界处,便利的交通条件可对辐射区域实现5小时快速高效的救援。
榆林依托境内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全力打造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基地。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一流的安全与应急综合性实训平台,对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突发状况应急处置能力和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全国 培养优秀应急人才
“这里的装备、硬件设施都堪称一流!”在此参与实训的消防人员对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榆林基地赞不绝口。
据介绍,这个集培训教育、实战演练、考核比武、安全体验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和公共安全体验中心,可以为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政府和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企业作业人员提供安全培训、技能训练、应急演练、考核比武场地,也可以为学生、社会团体、企事业员工等提供公共安全体验服务。
近年来,榆林围绕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和综合消防救援队伍训练需求,积极探索应急救援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和运作方式。基地建成后,将以榆林为辐射源 ,带动周边地区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救援的专业水平,向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培养和输送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为周边能源化工企业提供有力应急救援。
筑牢防线 建用融合未来可期
榆林市逐步建立完善了以16支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75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支撑,315支兼职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覆盖全市的专职兼职救援力量体系。
“在抢险救援等大战恶战中冲锋在前,在熊熊烈火中百炼成钢,在危化品救援实训、应急救援技术研发一线磨砺本领。”救援队负责人话语铿锵,“这就是我们成长为一支过硬队伍的秘诀。”
榆林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正从谋篇布局、整体覆盖的“大写意”,转入到精准救援、培养优秀应急人才、协同作战的“工笔画”。
目前,基地二期项目已被列入省市应急管理事业“十四五”规划。2022年,榆林市政府将二期项目列入全市重点项目盘子。基地二期将从应急救援训练、安全生产实训、公共安全体验三个方面入手规划,结合一期已建成设施,新建公共安全体验楼、安全生产实训楼、大跨度厂房、水上救援训练区、森林消防站5个训练场馆,建设47个实训和体验设施,填补了一期项目实训设施空白。
(曹国瑞)
榆林市应急管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