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6日
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10月27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油槐街道南杨村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农业专家在指导农户播种冬小麦。 本报记者 李静茹摄

本报记者 李静茹 通讯员 王三合

10月27日,在西安市临潼区油槐街道南杨村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村民郝永强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王东的指导下,将备好的小麦种子、肥料放进播种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农机在田间来回作业,小麦播种、施肥一次性完成。

2016年,郝永强成立西安市临潼区汪洋农业合作社,主要进行粮食规模化种植。他说:“去年,冬小麦种植为我们带来了不错的收益,让种植户种粮的信心更加坚定。”

“现在,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上门来,对冬小麦优良品种应用、适宜播种期、最佳播种量等关键技术进行现场指导,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郝永强说,今年,在农技人员“跟踪式”技术指导服务下,他们将从种子质量、整地质量、播种质量等方面抓起,使合作社1000多亩土地和提供托管服务的6000多亩粮田,努力实现一播全苗。

作为关中地区的农业大区,临潼区粮食播种面积长期稳定在100万亩,总产量36万吨以上。为了守好种好“饭碗田”,在临潼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下,农技专家分片包村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做好冬小麦的播种准备工作,为冬小麦的播种“把脉”,确保来年小麦丰产、群众增收。

“应用‘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为小麦高产打下基础。”在示范基地的试验田里,王东向农户推广小麦合理耕层构建技术和配套的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

科学种田,越种越“甜”。“今年应用玉米增密度技术,每亩地增产了100多公斤。科学种植的作用确实大!”有了良种推广示范、高标准农田的配套支撑,郝永强尝到了科学化、机械化播种的甜头,一个劲地夸赞:“有良种,有良田,我们有信心守好种好‘饭碗田’!”

“今年秋播过程中,我们主要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保障了播种质量。”西安市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房浪涛介绍,小麦宽幅沟播技术与传统机械条播技术相比,具有集雨蓄水、通风透光、健壮个体、均衡群体、提高产量的优势。

“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是利用小麦宽幅沟播复式专用播种机械,一次性完成灭茬、深松、施肥、播种等多项作业,从而改变小麦种子空间分布排列方式,提高播种质量、优化改善群体结构、实现苗齐苗匀苗壮的小麦播种技术,既能保障深松质量,还能有效改良耕地土壤。”房浪涛说。

“今年秋播过程中,临潼区不断优化小麦品种区域布局,大力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小麦降本增效‘3335’集成技术模式,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整地作业,坚持农技、农艺相结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美娟说,“我们以新市街道、徐杨街道、栎阳街道等主要粮食生产街道为重点,打造集中连片、产业聚集、产能稳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54万亩小麦、48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保持稳定。”

目前,西安市临潼区冬小麦播种所需良种、化肥、农用机械等农资农具全部调配到位,其中,小麦种子储备1000万公斤以上,能够满足全区用种需求。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