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8日
府谷参与修编的镁冶炼标准宣贯
填补我国镁冶炼配套制气领域标准的空白

本报讯 (记者 李旭佳 张乐佳)10月25日,2023年全国镁行业大会召开。会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府谷县镁工业协会牵头起草的2项镁冶炼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工业硅和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镁冶炼部分)和团体标准《镁冶炼配套制气装置第1部分:半焦炉》进行宣贯。其中,团体标准填补了我国镁冶炼配套制气领域标准的空白。

府谷县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镁生产聚集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和供应基地,金属镁产量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府谷县境内共有镁生产企业34家,金属镁产能达67.8万吨,并有企业涉足镁合金熔炼和镁合金加工领域,目前已有镁合金头盔、自行车轮毂、发电机罩盖等产品。

“长期以来,府谷县发挥产能集聚、产业循环等优势,组织、参与修编10多项符合镁行业实际的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目前已发布4项。我们坚持用标准来规范镁行业管理,促进府谷镁产业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府谷县委常委、副县长白艳霞介绍。

近年来,由于镁行业及与其耦合共生产业相关标准或规范缺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标可依、无标可采。生产管理和行业管理标准不一,影响我国镁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次宣贯的团体标准规定了镁冶炼配套制气装置半焦炉的分类、技术要求、工艺原理、安全和环保标准,适用于镁冶炼配套制气装置半焦炉的设计、建设、验收及使用,为镁产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标准支撑和科学的技术遵循。

“当前我国镁产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今天宣贯的2项标准在引领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存真告诉记者,此次宣贯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企业节能水平进行了3级划分,这将成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有力手段;发布的团体标准让政府有标可依,能更好地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进而推动陕西省乃至全国镁产业协同发展。

“我们将以此次标准宣贯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兰炭—金属镁产业布局,围绕冶炼工艺、节能降耗、镁基新材料、镁渣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基础研发,拓展应用场景,健全标准体系,为镁行业国际标准化发展贡献榆林智慧。”榆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高志钧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