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3日
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温暖的守护。 田芳昕作

十月十三日,在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街道“饭大爷”东方社区餐厅,居民有序排队买饭。 本报记者 安涛摄

10月10日,在新理城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做衍纸画。 本报记者 杨小玲摄

本报记者   杨小玲

在家门口就能吃上营养美味的饭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基础医疗服务,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多种文娱活动,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近年来,陕西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让老年人就近就地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  养老助餐   让老人暖胃又暖心

10月13日11时许,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街道“饭大爷”东方社区餐厅逐渐热闹起来,来得早的老人坐在餐桌前三三两两地聊着天。豆角炒肉、土豆烧排骨、鱼香茄子、西红柿炒鸡蛋……随着所有饭菜准备就绪,浓浓的香气在餐厅内迅速弥漫开来,餐厅门口也开始排起了长龙。

自2019年年底“饭大爷”东方社区餐厅开业以来,78岁的社区居民李应贤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老年餐厅确实方便,有肉有菜有主食,软烂可口,每顿饭最多才7元钱,再也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了。”李应贤满意地说。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老年餐,早餐3元、午餐7元、晚餐3元至5元……饭菜每天不重样。中午除了正常的老年餐外,还会供应四喜丸子、梅菜扣肉、黄焖鸡等蒸碗,每份8元的价格让老人们都很满意。“如今,在这里办理了就餐卡的老人已有1000多位,每天有200多位老人固定在这里用餐。我们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全力解决周边有需要的老年人的用餐难题。”东方社区党委书记谢艳华告诉记者。

“政府为我们餐厅开办提供了‘拎包入住’的便利,有效缓解了我们的经营压力。”“饭大爷”东方社区餐厅负责人李立洋介绍,我们利用错时用餐、差别定价的方式,在保障老年人享受优质廉价助餐服务的基础上,面向市场开放经营,从而提升了自身造血功能,这也是餐厅一直能够维持运营的“秘诀”。

剪纸、手工花卉、健康讲座、智能手机应用……9月1日,新城区西一路街道新开放的“饭大爷”兴盛社区餐厅在为周边老人提供助餐服务的基础上,还为老人提供各种休闲娱乐服务,让老人从“舌间”一直暖到“心间”。

10月13日,记者在“饭大爷”兴盛社区餐厅里看到,这里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除了就餐区外,还有品茶区、阅读区,以及理疗室等。

“我们每天都会在餐厅内为老年人举办各种活动,每周三还会举办一次义诊。”兴盛社区党委书记马卫莉告诉记者,每天早上9点多,就会有不少周边的老年人相约着过来喝茶聊天,做做手工、听听讲座,中午吃完饭后回去休息,有的老年人几乎一整天的时间都消磨在这里。这里已经成了一个老年人用餐和休闲的重要场所。

“虽然我现在做的是老年餐厅,但餐厅的饭菜质量绝不含糊,像羊肉、小米、红枣、豆腐、小米醋等都是我老家陕北那边的。”“饭大爷”兴盛社区餐厅负责人、有着20多年餐饮业从业经验的张瑞说,如果仅靠销售老年餐,这个餐厅很难运营得长久。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他们也面向市场开放,并增加了点餐、生日包间、外卖等多种形式的用餐服务,以确保老年餐厅能够持续运营下去,让老年朋友们长久受益。

2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家门口的快乐颐养

自从家门口有了养老服务中心,西安高新区中铁缤纷南郡小区68岁的居民杜爱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

听老年人反诈、智能手机应用、健康科普等各类知识讲座,做手指操、剪纸、园艺、理疗……到了饭点,再到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食堂吃一顿营养又健康的老年餐,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从我家走到养老服务中心,也就是10多分钟的时间。这儿的活动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即使有一些收费项目,价格也远低于市场价。工作人员的态度都很好,也很专业。来这儿后,我还认识了周边几个小区的老年人,我们经常会结伴过来参加活动,感觉退休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了。”杜爱云开心地说。

杜爱云所说的养老服务中心,是位于西安高新区科技七路的新理城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月10日,记者在该中心看到,这儿铺设着塑胶地板,沙发、桌椅采用的是圆角设计,卫生间内装有安全扶手,宽敞的空间让坐轮椅的老人进出极为方便。

这里除了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也可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短期或长期的照护服务。老人居住的房间内,每个床头都配备了呼叫器以备老人的不时之需。三段式护理床能满足长期卧床的老人左右翻身、上抬腿、下落腿等需求,缓解老人因卧床久而造成的身体不适感。“有些老人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不愿意经常麻烦别人。这种电动护理床可以让老人通过床头遥控器实现一键式操作,安全又便捷。”该中心负责人薛英英告诉记者。此外,这里还配备有气压治疗仪、手部康复器、步态训练器等康复器材,能够为有康复需求的老人提供功能性训练,改善老人身体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

养老服务中心的建成也让金泰新理城小区居民徐万里倍感欣慰。徐万里2年前患脑梗后,一直由老伴照顾。但上个月,他的儿媳妇坐月子也需要老伴帮忙。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徐万里临时住进了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本来是无奈之举,但父亲入住后,工作人员的专业康复治疗手段及中心开展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甚至餐食,都让父亲赞不绝口。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真是解决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让我们做子女的有了‘喘息’的机会。”徐万里的儿子感慨地说。

“除了为老人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我们还可以提供送餐、助浴、陪护等上门服务,全力满足周边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薛英英说。

3  家庭养老床位   居家养老更安心

“有了这些智能设备,我照顾父母方便多了,也安心多了。”10月10日,西安市莲湖区红庙坡街道大兴东路社区大兴景苑小区58岁的居民尹东峰高兴地说。

尹东峰的父亲尹化松今年93岁,母亲今年88岁,平时老两口相互照顾。去年,莲湖区启动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项目,尹化松成了第一批受益者。记者在尹化松家看到,卧室新添了方便老人起居的护理床,配备有智能手环、感应器、活动传感器、溢水报警器等智能化设备。这些设备接入莲湖区“虚拟养老院”平台,实现了实时采集健康数据及一键呼叫功能,能够为老人及时提供救助、护理、家政等专业服务。“除了莲湖区的监控平台,我手机上的APP也能实时掌握父母家里的情况及父母的健康状况,非常方便。”尹东峰说。

家住大兴东路社区天朗大兴郡小区的居民李桂兰老人也是家庭养老床位的受益者之一。9月27日10时许,大兴东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里一声声尖锐的警报声响起,屏幕显示是李桂兰在呼叫。工作人员立即拨打了老人的电话,老人在电话里说她这会儿突然身上冒虚汗,而且心脏有不适感。几分钟后,社区及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与随行护士敲开了李桂兰的家门,对老人做了基础健康检查后,及时将老人送至医院,待老人的子女到场、老人的情绪平稳后方才离去。

随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面对老人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响应,老人家中出现漏水、漏气等情况能够自动报警……家庭养老床位让特殊困难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与在机构同等的人性化关爱与专业性养老服务。目前,莲湖区已为200户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老人安装了家庭养老床位,让居家老年人享受到暖暖的幸福。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