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生态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7日
吴起唱响“绿色牧歌”

吴起县庙沟镇米渠村养殖大户刘士成给牛运饲料。 本报通讯员 温巧莉摄

本报记者 苏怡 通讯员 温巧莉 徐志全

前不久,吴起县润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新西兰引进的首批百头“和牛F1代母本”安格斯牛在吴仓堡镇顺利“落户”。

日前,记者走进吴起县润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繁育中转牛场,只见一头头毛色光亮、体型壮硕的安格斯牛正在悠闲散步。饲养员告诉记者,这批安格斯牛主要用于繁育和牛F1代,在平稳度过应激期后将陆续发放给农户饲养。

作为一家以和牛良种引进、冻精胚胎生产和养殖基地建设、繁育、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公司,吴起县润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和牛属于良种肉牛。

吴起县润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良表示,未来,公司将在吴起县周湾镇新建占地400亩、总投资约8亿元的和牛全产业链基地项目,计划存栏和牛1万头,年产值预计30亿元。

吴起县是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该县按照“龙头带动、大户强村、规模养殖、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畜牧业稳产保供,让养殖户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截至目前,吴起县共有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14个,全县肉类总产量8333吨,禽蛋产量831吨。

在吴起县庙沟镇米渠村,提起刘士成,村民们都称他为“牛专家”。

刘士成说:“肉牛养殖的市场前景好、效益不错。上个月,我卖了8头大牛、4头小牛,共收入11万余元。我实实在在地挣了钱,这还得感谢好政策的扶持。”

2017年,吴起县庙沟镇对刘士成家的牛圈进行建棚补助,一次性发放10万元补助资金。同时,镇政府还指派镇畜牧站的工作人员给他进行技术指导和防疫指导。现在,刘士成不用再外出奔波打工,养牛的收益撑起了家里的全部开支。

10多年来,“门外汉”刘士成逐渐蜕变为“牛专家”。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养牛,不仅在技术上给予乡亲们支持,还帮助他们打通销售渠道。

养殖户温怀清说:“看到我们村的刘士成养牛效益不错,加上今年政府有项目补贴,我也喂了12头牛。我相信,家里的光景会越来越好。”

刘士成依靠养牛走上致富路只是吴起县大力发展畜牧业的一个缩影。

这几天,吴起新六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赵银南正忙着指导返乡创业青年杜小宁对猪舍进行冲洗消杀。“生猪刚刚出栏,设备检查和猪舍冲洗消杀工作至关重要。一定要为下一批仔猪的入住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赵银南说。

据了解,杜小宁的养殖场从2021年开始和吴起县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合作代养生猪,采取“基地+养殖场+农户”的方式,进行基地繁育、场户育肥。

杜小宁说:“这种合作模式风险很小,效益也很好。我们每年可出栏育肥猪4000头,每头猪可赚取300元到350元的代养劳务费,稳定获利20万元。”

位于吴仓堡镇丈方台村的吴起县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占地672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该基地由吴起新六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5.5亿元,是2019年吴起县在杨凌农高会上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重点养殖项目,2023年2月建成投产,实现亩均投资82万元,亩均产值89万元。

吴起新六科技有限公司员工白智慧说:“之前一直在外地务工,2020年通过县上举办的招聘会成功就业。现在工作稳定,离家也近,每月按照绩效能拿到6000多元,挺满意。”

吴起县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成投运以来,积极探索就近务工、土地流转、托管代养等联农带农机制,免费为合作养殖户提供猪崽、饲料、防疫药品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商品猪,带动当地养猪产业发展的同时,新增各类就业3000余人,累计支付代养结算2300余万元。

“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县产业链条完善、群众参与程度高、发展势头好的产业。”吴起县畜牧中心主任袁海荣说,下一步,中心将强化服务保障,持续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提高群众收入,唱响“绿色牧歌”。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