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2日
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王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领导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新征程上,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追求共同富裕、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所系。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进程中,对推动共同富裕进行了持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一论述凸显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为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那时,“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是内在统一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就是为了让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体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

没有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没有捷径,必须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推进。无论是推进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保障就业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

只有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一方面,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质量做优,在质的有效提升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实现区域、城乡均衡发展以及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提升。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多维度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把握工作着力点。一是要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发力点,促成以经济领域为基础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维度多领域革新,进而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二是要在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建设中推进全社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只有依靠全体人民人人参与、人人奋斗、各尽所能,才能实现人人享有,不断迈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在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体现,如何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关系的高级形态,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这为新时代陕西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陕西围绕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开展改革探索并卓有成效,为新阶段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面临着城乡发展融合度不高、城乡空间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等问题。可以说,对陕西而言,城乡发展差距成为共同富裕的最大制约因素。要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就必须在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上下功夫,坚持以提升城市能级强化全局性支撑、以发展县域经济强化战略性支撑、以推进乡村振兴强化基础性支撑,在统筹好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中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全面提升、全域一体、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为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示范。

在提升城市能级上,要提升西安都市圈引领力,发挥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引领作用,从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创新协同、资源要素、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度推进西咸一体化,全面提升西安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西安都市圈城市要素集聚的新型空间载体作用。在县域经济强化支撑上,把做强县域经济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抓手,赋予县城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增强县城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交通中心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发挥建制镇镇区所在地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特色小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上,着眼乡村产业兴旺,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一体推进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高标准生产,打造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产业链条,做好乡村“土特产”文章;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创意农业和智慧农业等新业态,拓展农业农村的产业链价值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上,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

作者单位:中共渭南市委党校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