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05日
突出融合发展 建设开放大枢纽
——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开放发展大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全省开放发展大会强调,要突出融合发展,建设开放大枢纽。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开放发展大会精神,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避免线性思维、单兵突进,把通道、平台、贸易、产业、城市等集成起来统筹推进,通过打造大枢纽形成开放的更高位势、更强势能。

现阶段开放优势已经从点对点的优势升级为枢纽对枢纽的优势。突出融合发展,建设有世界聚合力的开放大枢纽,是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有助于培育地区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陕西虽然地处内陆,但已经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前沿阵地。西安航空口岸列入全国重点枢纽口岸示范工程,铁路口岸实现国际国内高效率互联互通,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影响带动力明显提升。西安的陆港和空港是目前省内开放要素最全、基础最好、活跃度最高的综合性枢纽。我们要立足优势,以更大力度推进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努力把陆港和空港打造成为全球产业转移布局、资本人才汇集、要素流动汇聚的最佳承载地和最大“引力场”。

要把陆港“集结”的文章做深。强化陆港集结功能、提升陆港枢纽能级是加快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建设国际开放大枢纽,必须做深陆港“集结”文章。要加速国际化市场化数字化进程,充分释放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红利,加密欧洲方向全程时刻表班列和海铁联运图定班列开行频次,加大本地货源集拼集运力度,扩大“+西欧”朋友圈,高效率融入全球港航体系。在集结货物的同时,还要在集结贸易、集结企业、集结产业、集结金融、集结人才上下功夫,招引培育一批结算型总部企业、商贸物流企业和金融服务企业,高水平建设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和临港特色产业集中区,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势集群。

要把空港“集聚”的功能做强。我省拥有西北最大的空中交通枢纽,已初步构建起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下一步要继续聚焦空港“集聚”功能,不断拓展市场辐射的半径、资源运作的范围、经济循环的腹地,进而形成协同周边、服务全国、融入全球的全域开放格局。一方面,要从优化空间布局入手,遵循临空经济圈层式发展的规律,逐步优化主要功能区、产业聚集区、空侧陆侧等的布局,推动西咸空港新城与咸阳经开区融合发展,为后续配套设施完善、高端产业培育留足空间。另一方面,要从提升服务能力入手,加快招引落地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航空货运一体化承运人,打造国际消费进出口、进口航材等一体化供应链平台,更好集成RCEP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推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再一方面,要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入手,省里和西安市都要制定出台支持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深度激发“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五大优势,重点培育航空枢纽保障、临空先进制造、临空高端服务三大产业,加速壮大临空经济规模。

开放是历史潮流、时代大势。只要我们拿出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进一步坚定开放的决心、优化开放的举措、永葆开放的攻势,就一定能更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拓展新空间、激发新动能,在服务大局、应对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不断打开发展新天地!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