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烈士纪念日特别报道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30日
我们记得 他们就还活着

烈士纪念日,我们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安涛摄

少先队员为烈士墓碑敬献鲜花。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供图

近日,由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委宣传部、团省委联合开展的以“学思想·颂英烈”为主题的英烈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在汉中中学开展。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供图

本报记者 刘芊羽

今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了无数舍生忘死、为国捐躯、为民牺牲的烈士。或许,我们无法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但每一段英勇事迹都不能被忘却。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还活着。

在这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缅怀英烈,致以深切哀思,在英烈事迹和精神的激励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关爱   让烈属感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9月26日,在烈士纪念日到来前夕,家住西安市碑林区的烈属杜兴友又一次怀念起自己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革命烈士杜跃亭,他生前曾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第七师后勤部部长。1953年7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年仅35岁的他壮烈牺牲……”78岁的军休干部杜兴友一边回忆,一边红了眼眶。

“父亲的革命遗志和精神是我一生奋斗的指南和动力。尽管他牺牲时身为长子的我才8岁,母亲更是悲痛欲绝,但正因为有党和政府的关爱,我们兄弟4人沐浴着祖国温暖的阳光茁壮成长,相继参军入伍。”杜兴友表示,作为烈士后代,他时常教育子孙要好好学习继承先烈遗志,努力为国家作贡献。“2021年,我的独生子杜凯因公殉职,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为公安干警争了光。他从军从警25年,三次荣立三等功并被追记二等功,他是烈士的好后代,我为他自豪。”杜兴友说。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把我们烈士遗属的冷暖记在心里,西安市、碑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相关负责人,街道、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经常会上门慰问或者打电话来关心我的身体状况、家庭生活。让我感到最温暖、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能参与到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活动中,为国家贡献力量。”杜兴友说,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年以来,为切实做好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用心用情关爱烈士遗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烈士未成年子女暑期践学活动,安排孩子们进行健康体检,前往省内历史文化景区和现代化产业园区参观;关爱陕西烈士父母捐赠仪式在渭南市举行,全省370户烈士父母收到了活动捐赠的关爱大礼包,部分烈属代表还获赠了人身意外险保险卡;汉中市退役军人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为烈士父母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和常规健康体检,叮嘱他们要关注身体健康状况……广大烈士家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关爱。

守护   三代人91年义务守墓

9月下旬,阵阵秋风、阴雨为镇巴县永乐镇新时村带来一丝寒意。

砍去杂草灌木、清除周围败叶、擦拭烈士墓碑……9月25日下午,54岁的村民王显明像往常一样,来到离家不远的红军墓仔细打扫,并为前来祭奠的人们讲起了英烈事迹。这里是从他的爷爷王文章开始,一家三代人默默守护91年的地方。

他们守护的那段历史,发生在一个冬天。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来到陕南,决定取道永乐镇天池寺、核桃树两地翻越大巴山进军通江,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12月17日,红四方面军总部以第七十三师第二一七团为先遣队,先行出发。严冬的大巴山朔风呼啸、满山冰雪,夜间宿营在天池寺,很多红军指战员在这奇寒的雪夜再也没有醒来,仅七十三师一个营就有23名战士在此壮烈牺牲。

王文章曾在外地经商,1932年初遭遇土匪抢劫,两名同伴被杀害,他在逃跑过程中被红军救下才得以返乡。红军走后,王文章叫来附近的老百姓把牺牲的红军烈士集中掩埋在一片山坡上。他决定,要世世代代守护这些为了老百姓而牺牲的红军战士们。

1976年,王文章临终前对儿孙说:“你们一定要把红军墓看管好,红军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呐。”自此,王显明的父亲王成选便一直将嘱托记在心底,精心守护着这片红军墓。1992年,王显明见父亲年事已高,便接过看护红军墓的接力棒。

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看着父辈坚持守护红军墓的他不敢懈怠。林权下放到户时,红军墓所在的山岗并不属于王显明所有。为了便于守护,他几经周折用自家的地换了这片荆棘丛生的小山岗。即使在农忙季节,他也不顾劳累前去清理杂草,不知道用坏了多少把柴刀,被荆棘划破了多少件衣服,手上磨起了多少个血泡。每逢大雨,他顾不上自家土房的排水,总是披件蓑衣冲进雨里去墓地挖沟排水,生怕红军墓被山洪损毁。

“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英雄。”每当国家出台有关烈士褒扬的政策,王显明就会到墓前“汇报”。忙完手头的活,他还会和烈士们“说说话”,告诉他们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镇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党史办、县文旅局等部门对红军墓进行了深入调查考证,确认在此牺牲的烈士人数为75人,并将75座烈士墓列入县级以下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并进行了整修。今年,镇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墓地进行更有效保护,还计划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红军精神世代传承。

“在这片墓地中,知道姓名的烈士只有陈松庭,但是我觉得安葬在这里的所有红军烈士,他们都像我的亲人一样。”作为守墓人,王显明说,“红军恩情不能忘,红军精神更不能丢。烈士们为了革命牺牲在我的家乡,只要我还走得动,就要为他们站好岗,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91年岁月无言,青山忠骨,诉说着红军烈士的不畏牺牲,也见证了一家三代人的赤诚坚守。

弘扬   让英烈故事深入人心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9月25日,在西安高新一中实验中学举行的“缅怀先烈伟绩   传承革命精神”宣讲活动中,现场700名学生在西安市英烈故事“五进”宣讲团成员薛红、乔海赞的领诵下,齐诵《满江红》。一句又一句悲壮的诗文朗诵声,在学校报告厅里回荡。这震撼人心的场面,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这次活动通过诗朗诵、情景剧、快板书等形式,生动地讲述了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今后,我一定会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为祖国服务。”该校学生周玥说。

一场场铭记历史的纪念活动,一段段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红色故事,一股股激荡心灵、激发前行的力量。

今年9月起,由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委宣传部、团省委联合开展的以“学思想·颂英烈”为主题的陕西省英烈事迹巡回宣讲在全省各地举行。其中,陕西省英烈事迹宣讲团成员、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的讲解员赵婉君,从铜川籍烈士刘林圃一身戎装、充满青春活力的一张照片开始,讲述了刘林圃用23岁的生命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的感人故事,让很多人潸然泪下。

“23岁,人生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啊,23岁,生命的帆船才刚刚起航。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刘林圃选择了英勇奋斗,选择了坚守初心,他用生命和信仰书写了自己的青春时代。”宣讲中,赵婉君情绪饱满、激情澎湃,不时和台下的听众互动。

赵婉君虽然只有4年的讲解经验,却从未停止过对讲好英烈故事的追求。“讲解不能出错,战士的名字、战役时间和地点、战场上的细节都得记清楚,而且还得见人见物见精神。”她表示,有时候给别人讲述红色故事的时候,自己会被故事中的精神所感染,被聆听故事的人的泪花所感动,这些都激励着她讲得更富有感情、更有感染力。

每一处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应该被永远铭记。这些英雄模范的事迹可学可做,英雄模范的精神可追可及,都是三秦儿女的精神标杆。

缅怀英烈,为铭记,更为传承。踏上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努力地讲好英烈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在一次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中叩问初心使命,在一次次赓续传承中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