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视觉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19日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街道 新风尚

9月14日,在西安市建国门内的顺城南巷,一处充满唐代元素的彩绘围墙格外引人注目,给城市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

近日,来自云南的游客石山瑶在西安市新城区坤中巷留影。

9月15日晚,街灯亮起,西安永宁门城门洞里迎来许多街头演唱者。

9月13日,市民在西安市碑林区湘子庙街的一家小店外享受午后时光。

9月15日,在西安市莲湖区火药局巷,一面巨大的漫画墙吸引了路人的目光。

9月12日,在西安市碑林区体育馆东路,各具风格的店铺引人注目。

9月12日,游人穿行在西安市碑林区德福巷。

9月14日,西安大华1935商业综合体一角。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 安涛摄

霍海澎

如果说各条交通要道是构建城市的骨骼,那么一条条老街道就如毛细血管,展现着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细节。

近年来,西安在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的基础上,加强改造提升老街道,涌现出德福巷、建国门老菜场、坤中巷、体育东路、冰窖巷等一批特色老街道,其中不少老街道成为游客和市民热门的拍照打卡地。这些老街道的改造,不仅提升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品质和内涵,更体现了西安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让古城西安展现出更多魅力。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代诗人白居易描述唐长安城盛景的诗句,放到今天依然适用。从空中俯瞰,在渭河和秦岭的怀抱里,古城西安呈现出以钟楼为中心,明城墙为内环,二环、三环不断向外延伸的城市格局。布局其内的一条条老街道,正是构成西安整体形象之外的一个个城市细节。

狭窄、拥挤、颓败,是许多人对旧城老街的第一印象。而走进西安市新城区解放门街道的坤中巷,迎面看到的是绿皮火车画像、嬉戏的猫咪图案,以及挂在墙上的一组组记录群众生活、社区工作的照片。饱满鲜活的色彩让老巷子充满烟火气,也让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发生在这里的城市故事。解放门街道邀请高校师生和专业团队,用喷涂和照片等形式,细化提升老街道的外观和形象,探索实施城市微更新,改造提升老街道的居住环境。经过岁月沉淀的老街、老房子,在新街景的装扮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宝藏景点。

同样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有西安市碑林区建国门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的前身是西安市平绒厂。在保持居民原有生活状态的情况下,碑林区将新型复合的潮流文化注入这里。咖啡店、酒吧、茶室等新生活业态逐渐出现,彩绘涂鸦、网红打卡点随处可见。传统基因与时尚元素交织在一起,让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成为复古与潮流相融的文化新地标。

如今,随着一条条老街道的改造提升,越来越多具有文化内涵的街道,成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游览西安、感受西安的新窗口。

一座城市的形象,不仅体现在一条条繁华的商业大街上,也表现在一条条纵横交错、充满烟火气息的老街道上。西安是一座历史之城,更是一座人文之城。除了钟鼓楼、明城墙、大雁塔、小雁塔等一处处地标景观的改造提升,一条条老街道的形象改造同样不容忽视。只有持续改造提升城市的细节和文化内涵,“内外”兼修,城市的品质才会不断提升。相信随着更多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古城西安将会更加耀眼、迷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