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社会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1日
白河以工代赈好思路——
资金跟着项目走 项目带着就业走

本报记者 陈志涛 通讯员 王芬 皮长年

“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收入不比在外面低,既能挣钱,还能顾家。”8月19日,白河县华园现代农业观光园员工姚永平高兴地说。

姚永平工作的现代农业观光园离他家不远,属于白河县西营镇以工代赈项目。在这里,姚永平收入累计3万余元。

西营镇以工代赈项目负责人邓隆华介绍,该项目总投资750万元,主要包括新建生态停车场1200平方米,建设园区产业生产步道3000米,以及新建西营镇集镇安置区配套农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该项目带动了100余人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64万元。随着工程进度推进,还将吸纳更多群众务工。”邓隆华说。

“我们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带着就业走’的思路,把以工代赈项目与带动群众就业、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吸纳当地群众务工,精准提升就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白河县发改局局长胡才伟说,2023年白河县安排以工代赈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1763万元,获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1314万元,累计带动群众务工321人,发放劳务报酬430万元。

在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过程中,白河县积极探索发挥入股分红、劳务用工、后续帮扶三种模式的赈济作用,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按照约定,以工代赈项目建成后形成的资产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每年按照股额的8%定期分红。同时,白河县鼓励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组建村民理事会、劳务公司、施工队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在项目建设中优先使用项目辐射地区搬迁群众,至少安排40%的岗位用于安排搬迁群众就业。

“除此之外,我们还按照‘项目+公益性岗位’的思路,确保群众能通过以工代赈项目获得稳定收入。对已参加技能培训的产业工人,项目竣工后,我们将根据个人意愿,优先安排其到以工代赈资产管理岗位就业。”胡才伟介绍,白河县仓上镇天宝现代农业园区、冷水镇三院社区产业园区、宋家镇歌风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建成后,参与建设的1118名务工人员就地转变身份,在园区从事修田造地、田间管理、种植养殖等工作。

2020年至今,白河县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9个,吸纳工程建设务工人员1706人,其中搬迁群众683人;总投资847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2752万元;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002.32万元,占中央财政以工代赈资金的比例达到36.4%。

胡才伟说:“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白河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还有效激发了农民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接下来,我们将以点带面,大力促进其他项目按照以工代赈项目要求来实施,带动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让以工代赈助推乡村振兴,不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