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3日
联合党支部 联责更联心

本报记者 郑斐 通讯员 汪存峰

“这里的伙食比家里还好,荤素搭配,菜品多样,一日三餐不重样,每顿饭只要一块钱。”8月18日,86岁的苗滋凡竖起了大拇指。

苗滋凡所住的榆林市榆阳区芹河镇长海则村老年幸福院,是榆林市规模最大的村级老年幸福院,由村集体合作社和结对企业共同投资1090万元建设,可容纳100人,能提供食宿、康养、文娱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求。

芹河镇辖区企业较多,过去企业和所在村经常发生用地、排污等纠纷,关系较为紧张。今年4月,镇党委多次协调对接,组织8家企业与长海则村、黄沙七墩村、马家峁村、红墩村、张滩村5个村成立村企共建联合党支部。截至目前,结对企业共投资3900万元,实施兴村项目6个,直接捐款捐物价值42万元,解决务工就业650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教育培训8次。

“联合党支部,联责更联心。”芹河镇党委书记刘彦雄说,目前,镇上在谋划建设一个危化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和一个农林废弃物综合深加工厂,希望在净化美化环境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

“你好,是乡村振兴维修服务站吗?我的三轮车突然出故障了,能派人过来看看吗?”红墩村村民刘伟着急给客户送西瓜,农用车却出现了问题。打电话求助十几分钟后,乡村振兴维修服务站便派来维修人员,解了刘伟的燃眉之急。

乡村振兴维修服务站,乍一听像是个事业单位。其实,这是芹河镇村企共建联合党支部建立的一个服务平台。35名村内维修能人和企业技术人员轮流驻点,无偿为村民和企业运输车辆提供维修服务。今年以来,受益车辆已有125台次。

同样受益的还有榆林科丰源家庭农场。过去,他们缺资金、缺技术,更缺销路,羊子养殖规模最大时只有300只左右。今年,通过联合党支部牵线搭桥,该农场和未来能源、上古天然气、榆林农村商业银行等结对企业签订协议,不但开拓了销路,还获得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今年羊子的养殖规模一下子扩大到800只,预计纯收益能增加50万元左右。”农场负责人尤梅笑着说。

村企共建,不仅让村集体和村民得了实惠,也让企业获益。

榆林农村商业银行有职工561名。以前,每天天不亮银行就要派人去菜市场采购,不仅耗时费力还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今年,榆林农村商业银行与长海则村共同建立了银行后勤蔬菜基地,银行负责提供基地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村上负责提供土地和代种服务,产出的蔬菜直供银行后勤部。“不仅解决了村上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还带动了就业,同时也为我们节省后勤开支50万元。”榆林农村商业银行行政服务部副经理王潇说。

“借助‘百企兴百村’帮扶机制,我们利用辖区工矿企业、农业企业众多的优势,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结对成立村企共建党建联盟,签署共建协议,强化双向服务,一体推进组织建设、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已形成村企联合、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榆阳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牛昊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