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1日
​努力提升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

张晨璐 鲁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陕西作为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省份,具备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其视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陕西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文化建设体系,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争做西部示范,切实发挥文化优势,厚植文化根脉,加快建设更具引领力、感召力、供给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强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陕西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也将推动陕西文化产业迎来新的发展。

新时代陕西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种类不断增多,文化新业态迈上新台阶,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2022年,全省1674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9.29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5个行业小类共150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6.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增速高于全省全部文化企业3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文化新业态29.4个百分点,占全部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20.3%。

文化产业集团发展良好。陕西省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通过整合资本和人才资源建立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并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如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构建了以文化旅游为核心,集影视、会展、演艺、出版为一体的发展格局;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构建起以影视生产、文化旅游、文化金融为核心主业,以文创艺术、文化传媒、文化商业等为支撑的产业布局;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印刷和总发行以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多媒体、网络出版物的总发行等。这些文化产业集团的成立和运营使得陕西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有了突破性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依托特色文化资源,综合运用文化经济政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粗放型向集约型、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如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财税扶持、政府对文化产业项目的风险投资予以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扩大了对文化产业服务和保障的政策鼓励与扶持范围等。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如文化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尚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等,亟需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资源价值挖掘利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产业支持政策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提高文化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体系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抓手。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跨界融合持续深化、文化引领赋能作用日益凸显,创造新的经济业态,增加先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新发展阶段要融合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通过做强特色文化品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好推动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确保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两个效益”兼顾。文化产业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守正创新,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始终将文化发挥的社会效益放在首要地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确保发展方向不走偏、目标不转移。

构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实现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文化市场培育和规范,持续创新生产经营机制,更好释放文化产业潜能。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有序发展文化要素市场。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中高端文化供给,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文化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经济政策,放宽市场准入、破除市场壁垒,保护知识产权,努力打造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生态圈。进一步探索多元的产业发展理念,发掘更多的新型文化发展业态,立足省内特色文化资源,凝心聚力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

努力提升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

当前,陕西文化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时期。陕西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以文铸魂提升思想引领力,坚持以文传脉提升时代感召力,坚持以文惠民提升服务供给力,坚持以文兴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以文立标提升国际影响力。只要我们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对现代化文化产业顶层设计,出台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文化产业政策,构筑文化旅游、文化产权、文化装备、知识版权、影视综艺、网络文学、动漫视听、电竞游戏、广告传媒、书画展览、音乐演艺、文化遗产保护等全品类产业体系,拉开产业跨界延伸宽度广度,挖掘产业垂直细分深度精度,就能够不断提升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使其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

推动科技创新与红色文化传承双向赋能,打造数字文化新基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有力杠杆,文化精神则是推进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一方面要立足陕西文化、科技、教育资源优势,积极运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进而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文化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挖掘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打造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如加强对延安精神等陕西红色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和技术应用,充分利用陕西众多的红色旅游景点和遗址,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和红色主题文创产品,丰富文化市场供给。

突出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以项目支撑壮大现代文旅产业链群,改善文旅基础设施,创新文旅产品服务。实施重点文旅产业链提升行动,支持链主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推动出版印刷、广播影视、文娱演艺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会展、赛事、动漫、电竞、体育等新兴业态,打造文学创作—舞台戏剧—影视制作—场景体验—文旅综合的产业链闭环。健全完善错层次、个性化、沉浸式的精品景区、特色线路、定制产品和文旅综合体,通过景区开发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区域合作。要强化省际、市际、县际之间的联动,加强文旅企业、文化社团、各级政府等多方合作。建立高校与文化产业的合作机制,鼓励高校师生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和创作,促进技术转移和人才交流。建立文化交流平台,举办文化论坛、艺术展演、学术研讨等活动,促进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扩大。

总之,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文化建设体系,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层级,激发陕西文化事业发展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陕西实践以深厚底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陕西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