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第六个中国医师节特刊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8日
盛旻:
“为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贡献力量”

盛旻(右)与同事讨论患者病情。

本报记者 霍强文/图

“近年来,随着榆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周边地区到榆林就诊的患者相比以前多了很多,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8月15日,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盛旻结束早上的门诊工作时,已经是13时多。

盛旻1995年大学毕业后到榆林市第二医院工作,28年来,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像这样的加班加点,她已习以为常。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若发生病变,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守护好病人的大脑,是我们神经内科医生的职责。”盛旻说。

5月的一天,已经入睡的盛旻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医院急诊科要求紧急会诊。放下电话,她火速赶到医院。患者是一位26岁的小伙子,躺在急诊室里,不停地打嗝,表情十分痛苦。医院消化科、急诊科已经对他进行了检查诊治,但小伙子的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

盛旻询问了患者的相关病史,并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患者有后循环卒中体征。她立即对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延髓、小脑急性梗死,情况紧急!

“患者被送到医院时,距离发病时间已经过了46个小时,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我根据当时的情况对他进行了对症药物治疗,后续又加上了针灸理疗。”盛旻说,经过20余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这名年轻的脑卒中患者顺利康复,目前已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

从医多年来,盛旻坚持业务学习,更新知识,先后前往多家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并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近年来,盛旻每年的门诊病人均超过2500人次。“由于我们专业的特殊性,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了解掌握专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指导临床工作,降低病人残疾率及致残程度,减轻患者家庭负担。”盛旻说。

在临床工作中,盛旻发现前来就诊的眩晕患者较多,很多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非常痛苦。2019年开始,盛旻开始专注于眩晕症的研究,她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诊疗,帮助患者快速缓解症状,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

除了在医院的工作,盛旻还积极参与对基层的帮扶工作。每年,她都会到农村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到绥德、吴堡等地的医院,参与门诊、查房工作,指导基层医生开展神经内科常见病、疑难病诊疗工作,帮助县级医院提高诊治水平。

“目前,榆林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我们医院与西安交大一附院携手加速打造区域医疗技术新高地。我要继续坚守临床一线,努力工作,为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贡献力量!”盛旻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