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卫生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9日
正确认识,定期筛查,及早发现,规范治疗
多措并举遏制肝炎危害

本报记者 张家祯 实习生 谢荷瑞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维持生命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肝脏没有痛感神经,肝细胞受损后,通常无明显症状,许多人罹患肝炎却不自知。肝细胞受损若未及时治疗,会出现炎症,长期发展可能会导致肝癌。

什么是肝炎?它有哪些症状?应该如何预防?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医疗专家。

正确认识肝炎

“很多人对肝炎讳莫如深,甚至对肝炎患者存有偏见。实际上,肝炎并不可怕。正确认识、合理治疗、科学预防,就能有效控制肝炎。”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消化内科主任初大可告诉记者。

初大可介绍,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问题等原因,致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异常的肝脏炎症。

人们通常所说的肝炎是指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嗜肝病毒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类型。“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常见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异常等,部分病例伴有黄疸。”初大可说。

“是不是所有肝病都具有传染性?”“我与乙肝患者一起吃饭或出行会不会被传染?”“我患有乙肝,不知道以后孩子会不会得?”……初大可经常会被询问到这些问题。

“人们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有很多误区。一般社交情境,如拥抱、握手、聚餐或者打喷嚏、咳嗽,以及在无皮肤破损、无血液暴露等情况下接触患者,不会被传染乙肝和丙肝。”初大可说。

很多人之所以谈肝炎色变,是因为不了解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专家解释,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临床表现为急性感染;乙肝、丙肝多为慢性感染,病毒主要经血液、体液等非消化道途径传播;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依靠乙型肝炎进行复制的病毒,只有感染了乙肝才有可能患上丁肝。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以乙肝、丙肝最为常见。

进行规范治疗

相关调查显示,临床上许多久治不愈的肝病患者,都是吃了“忍”字的亏。他们明明知道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却因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而一忍再忍,硬生生将小病拖成肝硬化、肝纤维化,甚至变成了疑难重症。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在人体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患病,后果严重。

初大可告诉记者,急性肝炎发病急,但病程不超过6个月,患者会出现畏寒、发热、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急性感染症状。慢性肝炎病程较长,超过半年,患者会出现乏力、厌油、肝区不适等症状,面部肤色可能会逐渐变暗、发黑,没有光泽和弹性,皮肤干燥、粗糙。

“长期罹患乙肝、丙肝,会引起肝硬化。肝硬化结节恶变以后,会发生肝癌。”初大可提醒,肝炎患者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坚持长期服药,并定期检查肝功能及病毒指标,争取将肝功能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控制疾病发展。

临床上,部分慢性肝病患者因久治不愈,心理上难免产生消极、悲观甚至厌世的情绪。初大可提醒,患者不能过于紧张,要保持精神愉快,更不能饮酒;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切忌过度劳累;可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要讲究卫生,避免传染,并注意消毒隔离。

坚持预防为先

7月28日一大早,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大雁塔、杜城、电子城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单位宣传大屏普及乙肝病毒预防知识。

“我国适龄儿童乙肝、甲肝疫苗的接种率均超过90%,实现了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全覆盖。”雁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刘婷介绍,及时有效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疾病发生流行的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目前,预防病毒性肝炎的疫苗有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和戊型肝炎疫苗。其中,既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也有非免疫规划疫苗。我国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其他人群自愿自费接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戊型肝炎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公民可以自愿、自费接种。

“除了接种疫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海鲜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也是预防肝炎的有效方法。”刘婷说,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就能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

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

刘婷提醒,肝炎是一种可防可治可控的疾病,要科学认识疾病,增强战胜肝炎的信心。要坚持早预防,规范抗病毒治疗;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接种疫苗,定期体检,身体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就诊。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