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教育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3日
挖好“引才渠” 培好“育才土” 护好“聚才林”
西安工程大学着力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本报记者 吕扬

近年来,西安工程大学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引育工作机制,柔性引进国家级人才1人,成立5个院士工作室,获批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才8人,新增二、三级教授28人,为学校争创一流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同时,学校不断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丰富宣传载体、突出警示教育,先后获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奖、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等国家级荣誉10项,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师德标兵等省级荣誉16项。

该校始终坚持以才兴业,培好“育才土”。西安工程大学不断强化平台和团队支撑,加大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力度,探索人才共育共享共用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合力打造高水平产教研融合平台,切实提高人才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

几年来,学校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首批入驻“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项目首席科学家20人,面向我省企业免费开放专利许可65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全方位推进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为科技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该校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护好“聚才林”。学校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考核制度,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以制度“活水”激发人才活力。坚持以品德、业绩和贡献为导向,实施引进人才差异化考核;修订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完善“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社会服务型”分类评价标准;分类分层制定聘期考核目标任务,优化绩效分配方案,注重标志性成果导向,最大限度激发人才队伍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通过有力举措,学校人才队伍呈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学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刘凯旋教授团队主持申报的《汉代服饰款式、结构图考及三维虚拟仿真研究》项目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电子信息学院景军锋教授被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授予纺织学术带头人奖;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武占省教授带领的生物资源开发及纺织废水治理创新团队等4个团队获批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