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2日
三级书记进“三无小区”后

本报记者 甘甜 通讯员 李美婵 实习生 李若曦

“我们小区以前环境卫生比较差,公共设施也很陈旧。改造后,路灯亮了,绿化好了,大家也有地方乘凉了。”7月26日,谈起小区的变化,武功县普集街道文汇路社区田桂小区居民冯武林十分感慨。

今年以来,武功县大力推行“书记工程”,通过县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书记三级书记齐抓共管,实施了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武功县普集街道党工委将“三无小区”治理改造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开展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对6个社区涉及的76个“三无小区”进行治理改造,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大家对小区改造有哪些意见建议?”改造之前,普集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到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收集居民对小区治理改造的诉求。整理发现,群众诉求涉及环境卫生治理、资源共享、群众矛盾化解、基础设施维护保养、规范化管理、安全治理等方面。

“在党建引领‘三无小区’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中,我们坚持居民参与、协商议事、共治共享,充分了解居民心声,尊重居民意见,提高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同时,按照‘一小区一策’原则,精准制定治理改造方案,提升改造质效。”普集街道后稷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选维说。

“我是小区的一分子,更是一名党员,有责任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好。”普集街道姜嫄路社区建行小区居民、党员魏芸曾主动找到社区党支部书记,商量如何改变小区现状。

原来,原主管单位搬走后,建行小区陷入了无人管理的状态。社区干部多次入户走访居民,最终与居民达成一致——成立居民自治理事会,负责楼栋管理及小区治理改造事宜。

外墙修复翻新、内墙墙面粉刷、楼梯间窗户更换……治理改造后,建行小区各楼宇焕然一新。

普集街道后稷路社区南仁小区建于1998年,共有9排自建住房,小区内无门防物防、无主管单位、无物业管理,是典型的“三无小区”,存在管道老化、排水不畅、卫生差、公共照明设施差等问题。“三无小区”治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始后,普集街道组织专业人员对南仁小区多年不畅的排污管道进行了疏通,并为小区安装照明灯12盏、清理化粪池17个……随着一个个改造治理措施落实落细,南仁小区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截至目前,普集街道引入社会化物业企业30家,5个小区实现了国有物业服务企业兜底管理,2个小区实现了社区兜底管理,69个小区实现了居民自治。同时,辖区规划增设有效停车位80个、安装路灯170盏、翻新墙面3.5万平方米、疏通管道5000余米。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