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4日
这里,成长着一群“乡村CEO”

从北京学习归来,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庙前村党支部书记李涛(右一),带着村民在阳光玫瑰葡萄大棚里做农活。

本报记者 郑斐文/图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初步了解了如何策划运营,如何结合本地资源打造特色项目,如何发展特色产业,吸引流量,推动乡村富裕兴旺。”7月12日,刚刚学习归来的王勇琴说,去年,他们在建设兰花产业园过程中,通过吸引省内外兰友及专家、教授到村上来调研、投资,不断提升兰花产业园知名度。

90后王勇琴是镇安县高峰镇正河村党支部副书记,6月19日至7月4日,她和商洛市其他146个村(社区)优秀年轻干部,一起参加了商洛市和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联合举办的为期15天的乡村经营管理人才首期线下培训班。回来后,他们还要进行两个半月的线上培训,系统学习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农旅融合以及资产运营等知识,培训合格后,将由中国农业大学颁发乡村CEO上岗证书。

自今年起,商洛市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开展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即乡村CEO)培训,通过“示范培训+常规培训”“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分批举办12期培训班,力争为全市每个村(社区)至少培养1名爱农村、懂农业、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乡村人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乡村振兴要树立“互联网+”思维

“通过学习,我们愈发坚定‘把数字变成新农资、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的发展思路,要不断延伸产业链,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3个小时的精彩讲解,277页的丰富内容,列举了大江南北多个乡村和经营组织的特色发展模式,课程内容包罗万象,精彩纷呈。”魏世奎说,“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振兴乡村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单一的发展模式及盲目的发展扩张,都是不可取的。”

魏世奎是山阳县色河铺镇桦栗沟村村委会副主任,他所在的桦栗沟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收入单一。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11.3万元。“回去后,我们要打破狭隘的思维和单一的发展模式,聚焦特点、突出主题,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魏世奎表示。

缺什么、补什么,培训班着力解决村干部理念不新、思路不清、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培训,学员们认识到树立互联网思维、市场化思维、跨界思维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们愈发坚定‘把数字变成新农资、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的发展思路,要不断延伸产业链,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村委会副主任赵艳说,近年来,金米村搭建完善网络销售平台,大力开展“千企触网”“互联网+流通”行动,不断夯实农村电商的软硬件基础,为农户“触网”、产业集聚奠定基础,2022年,共带动线上线下销售木耳7.5万公斤。

乡村振兴要结合自身实际

“发展产业不能盲目跟风,要沉心静气,摸透村情、民情,充分了解和把握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容量、上下游产业等方方面面的信息。”

“村干部是产业发展乃至乡村振兴的‘操盘手’,我们要考虑的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如何干’以及‘干得好’的问题。”丹凤县竹林关镇竹林关村党总支副书记邢飞虎说,“回来后,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变为干事创业的动力,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好产业的发展。”

在实践教学参观居庸关村时,学员们不但感慨于该村用10年时间,将村委会账上现金从10.13元增加到2296万元的创业壮举,更对该村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及管理经验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学员表示:“发展产业不能盲目跟风,要沉心静气,摸透村情、民情,充分了解和把握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容量、上下游产业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只有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发展规划,才能走出有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回去后,我们要遵循市场规律发展村级产业,把村里现有的阳光玫瑰葡萄、大棚车厘子产业做精做细。”商州区腰市镇庙前村党支部书记李涛表示,“一定要把庙前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花园子、产业兴旺的果盘子、人民富裕的菜篮子。”

乡村振兴要把乡村文化根植人心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什么是文化属性,什么是文化振兴,学习到如何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根基,如何让文化真正服务于乡村振兴。”

“孙庆忠教授一句‘吾辈何为’发人深省、令人深思。”镇安县米粮镇树坪村村委会副主任冯娜说,发展乡村文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村干部,要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通过把乡村文化植入人心,推动文化振兴,促使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文物古迹、传统村落、灌溉工程遗产以及民俗节庆、戏剧曲艺等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学习班上,孙庆忠教授主讲的《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让学员们对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了新的认识。学员们纷纷表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关键在人,要充分尊重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创造和实践的主体——农民的意愿,并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

“平时看着不起眼的农村老物件和一草一木背后的文化故事,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乡土文化价值。”商州区北宽坪镇宽坪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黄勇说,“通过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什么是文化属性,什么是文化振兴,学习到如何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根基,如何让文化真正服务于乡村振兴。”

“在思想上有新启迪,在理论上有新提升,在观念上有新转变,在能力上有新突破。”商洛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王璟说,“我们希望这些参加培训的‘乡村CEO’能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真才实学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更富更好。”

据了解,此次培训从今年6月中旬开始,到2024年年底结束,先期于6月、7月在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两期示范培训班,示范培训班结束后,由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商洛学院滚动开展常规培训,共计划培训1302名村干部。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