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0日
党晓利种树记

本报记者 琚鹏飞 通讯员 第五雪

“钰航,过会儿咱再去山上的地里转转!”7月14日,在三原县大程镇苟家村林溪现代产业园的地坑窑里,53岁的党晓利刚从山上下来,就对女儿党钰航说道。

正午过后,父女二人沿着石阶上山,眼前绿树成荫、硕果累累。

“这棵树今年把力出了,核桃结得又大又繁。”

“最近太阳大,得把西瓜棚里的滴灌水备足。”

……

党晓利边走边说。党钰航撇了撇嘴:“你对树比对我还好。”

上山是党晓利每天的“必修课”。1600余亩的山林,走完一圈要花4个小时,他的步数几乎天天占领微信运动排行榜榜首。“这片林子咱一家人打理了12年,咋能没感情?”党晓利笑了,笑得很舒心。

苟家村地处三原县北部“旱腰带”,坡地占有率达70%以上,耕种条件差。以前的苟家村条件差,缺乏产业支撑,穷得“赫赫有名”。

要想富,先修路。2011年秋天,党晓利做运输商贸生意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拿出了一大笔钱给村里修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

平整的水泥路焐热了乡亲们的心,他成了大家眼中的“能人”。

“晓利,我家山上有两亩地,家人常年在外务工,没人经管,你不嫌弃就种上。”

一时间,村民都把荒地让党晓利种。自此,他有了600亩土地。

有了地种啥?党晓利犯了难!

“正当我犯愁的时候,三原县林业局的同志找上门来,他们正在寻找成片林地准备栽植核桃树,这一下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党晓利说。

2011年起,党晓利利用荒沟、荒坡以及无法耕种的塬台地栽植核桃树。据党钰航回忆:“开始那几年,核桃树栽了死,死了又栽,我们都看不见希望,但父亲总是鼓励我们坚持下去。”经验不足就学经验,技术不行就攻技术。党晓利专程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农高会学习栽培管理技术,了解市场行情。

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2012年,党晓利成立了三原林溪核桃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核桃产业。同时,他规划了自己的种树事业:山上东边种侧柏,西边种白皮松,中间种果树、建采摘园。

规划成现实,荒山变绿山。2020年,党晓利被镇上和乡亲们“喊”去村里任了职——村党支部书记。党晓利开始进一步盘算村里的优势与短板,寻找苟家村的“致富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咱这么好的生态林,凭啥不吃‘生态饭’?”党晓利心想。

“我们村有1600亩生态林,交通便利、设施齐全……”苟家村这张“招商王牌”,党晓利逢人都会亮出来。

近年来,一批企业寻“林”而来,村子一二产业逐步融合发展起来。2022年,苟家村村集体经济分红100万元,让村民喜笑颜开。

“我们花了10多年的时间,终于将‘旱腰带’变成了‘绿腰带’,荒山成了‘宝山’,乡亲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哩。”党晓利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