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深度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8日
三秦出版社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单位
古籍整理弘扬传统文化 数字出版讲好中国故事

三秦出版社出版的《丝绸之路》系列图书。

三秦出版社编辑正在讨论图书编辑工作。

三秦出版社出版的精品图书。

本报记者 张琪悦文/图

6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调整情况的通知》,三秦出版社《丝路彩陶·河陇卷》《丝路佛教造像研究》两个项目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名单。

当天,在陕西省图书馆四楼专题文献阅览区,读者何锦秋在一排排古籍图书中翻找《丝路彩陶·河陇卷》。她告诉记者:“我学的是考古专业,工作中需要经常查阅文史古籍类图书。在查阅文史古籍类图书时,我深刻感受到陕西文史古籍工作的发展。”

文史古籍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出版社的努力。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文史古籍方志类专业出版机构,长期以来,三秦出版社结合陕西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古籍整理、文物考古、地方史志以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近年来,三秦出版社入选国家级重点出版项目共计70余种,其中,入选国家“十三五”古籍工作规划、“十四五”古籍工作规划等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18种,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25种,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18种,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等15种。

■ 依托优势资源

做强古籍出版

“三秦出版社地处周秦汉唐千年古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出版资源优势,肩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三秦出版社入选国家古籍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的古籍出版项目20余种。”6月21日,三秦出版社古籍文献编辑部主任何飞燕介绍。

该社图书除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之外,《全唐五代笔记》《新编元稹集》《党项与西夏碑刻题记》《周王畿——关中出土西周金文整理与研究》《〈拙轩集〉校注》《药王山碑刻》《全三国两晋南朝文补遗》等60多种图书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和二等奖,《元稹集编年笺注(散文卷)》《商周金文编》《诚斋诗集笺证》《唐会要校证》获第二届陕西图书奖,《关学经典集成》《长安凤栖原韦氏家族墓地墓志辑考》入选首届陕版好书。

“三秦出版社始终牢记古籍出版的责任,入选国家级重点项目的图书95%以上是文史古籍类选题。如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元稹研究文集》、《丝路彩陶》系列丛书,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的《关学经典集成》《〈逸周书〉疏证》,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的《〈泰律〉校注》等。”何飞燕说。

作为古籍专业出版社,三秦出版社不断探索、积累经验,积极谋划打造各类重点产品线。如金石文献资料汇编类图书《西周金文撷英》、《秦代陶文》、《陕西金石文献汇集》丛书等;借助出土墓志整理充实经典文献资料的“历代文补遗系列”,如韩理洲等人主持整理的《全三国两晋南朝文补遗》《全东魏西魏文补遗》《全北齐北周文补遗》等;对旧志等陕西地域文献整理图书《长安史迹丛刊》、明嘉靖《陕西通志》、清雍正《敕修陕西通志》等;文史古籍文献整理类图书《东坡词编年笺证》《史记注译》《史记全本新注》等;古籍普及类图书《中国传统文化丛书》《国学百部文库》《诗经》《楚辞》等,树立了较好的古籍出版品牌形象。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社就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精神,‘整理古籍,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得懂,仅作标点、注释、校勘、训诂还不够,要有今译’,着力于整理古籍普及类图书,先后出版了《国学百部文库》《国学大书院》《名家注评古典文学丛书》等,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真正用行动践行古籍社使命任务。”何飞燕介绍。

近年来,三秦出版社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实施精品战略,上百种图书入选国家重点规划或获国家、省新闻出版局以及集团专项基金资助。除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以外,三秦出版社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1个项目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80多个项目入选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重大出版项目,相继推出了上百种精品好书。

“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籍工作是一项事关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事业,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古籍保护、整理、出版等工作。”三秦出版社社长支旭仲说。

■ 强化数字融合

打造出版新业态

“我社强化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公司优秀内容资源,加大在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数字生活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紧跟行业发展前沿,按照科学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对版权资源进行多层次多元开发,实现了版权多形式开发和多途径利用。”三秦出版社数字出版与网络营销部主任张军亮说。

三秦出版社围绕出版主业,在积累大量优质内容资源和专家作者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业态多元发展,努力推动传统内容资源与新兴科技的深度融合。2014年,三秦出版社成立了独立的数字出版部门,努力将自身优质的出版资源进行融合转换,打造出版“新业态”。2016年,三秦出版社获批为西北首家拥有网络游戏出版资质的出版社,并出版移动游戏数十款。

为充分发挥出版社资源优势,三秦出版社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内容资源进行多方位开发,建成了丝路文化应用交互平台、青铜文化交互平台、5G丝路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等多个数字出版平台,实现了版权资源一次输出、多次开发利用的良好出版态势,并以此取得了《5G丝路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青铜器全媒体资源库软件》《“青铜文化”知识服务平台软件》《三秦丝路电子书软件》《三秦丝路数字内容资源分发系统》《三秦丝路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三秦丝路数字资源收集系统》《三秦丝路文化遗产虚拟展示APP软件》等1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正是由于在数字出版方面的不懈努力,三秦出版社在出版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20年,三秦出版社被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联合授予“陕西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通过项目带动战略,三秦出版社以文产资金项目为载体和驱动,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和保障,形成老业务与新平台的良性互动、现实产出与未来发展的有机衔接,走出了一条精品出版带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出版融合创新发展道路。

“下一步,三秦出版社将继续加强数字出版队伍建设和制度保障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为数字图书产品的开发利用打好基础;进一步开发数字图书产品的制作和销售平台,通过横向合作、技术创新等手段研发制作多种形式的数字出版产品;大力开拓多种渠道,借助多种传媒平台提升产品推广成效,适应图书市场和读者阅读取向,在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方面实现突破。”张军亮说。

■ 用好版权资源

助力文化传播

在做好数字出版的同时,三秦出版社强化技术支撑,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全流程数字版权资源管理平台、图书版权集中管理运营平台,确保版权管理的质量和成效。

6月16日,国家版权局公布2022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名单,三秦出版社位列其中。多年来,三秦出版社始终立足出版主业,坚持自主创新,高度重视版权工作,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业绩突出。今年,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发布的2023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中,三秦出版社位列“中国大陆出版机构入藏品种排行榜”第81名。此外,三秦出版社还先后获得全国良好出版社、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版权示范单位、高成长型文化企业等诸多荣誉。

作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三秦出版社深化交流互鉴,推进国际版权合作,以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丝路书香工程等项目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与国外出版社合作、版权输出等方式先后把《石头上的中国画》《西安碑林名碑》《中国历史密码》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推广到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泰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长期以来,三秦出版社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与法国、英国、日本、俄罗斯、泰国、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出版社在版权贸易方面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自2012年起,《石头上的中国画》《西安碑林名碑》等11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史记中的治国理政智慧》《中国历史密码》等3种图书入选丝路书香工程,《健康扶贫之天使暖人间》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武则天评传》《春日宴》等一批优秀图书的版权输出到海外。”三秦出版社文史图书编辑部主任赵炜说。

在网络文学“走出去”方面,三秦出版社的代表图书《春日宴》《春日宴·绿酒篇》《春日宴·清酌篇》受到关注。《春日宴》三部曲于2016年在若初文学网连载,一经上架即受到众多粉丝追捧,点击、收藏、推荐量达71万余次,至今仍在若初文学网总点击量排行榜上排名前三。2017年,《春日宴》第一部实体书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累计印数达10万册;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春日宴·绿酒篇》《春日宴·清酌篇》首印数仍分别达到3万册。

“我社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多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版权贸易,众多图书成功入选各类‘走出去’项目,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丰富国外读者对中国的了解。”支旭仲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