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记者 吴莎莎 实习生 成付强)针对7月11日至14日强降雨过程,省水利厅组织会商研判,启动主汛期工作机制,及时精准预报预警,点对点加强督导。
7月11日上午,省水利厅会同省防汛抗旱办就水情预警预报机制、信息发布程序途径进行座谈商讨,细化落实“测、防、报”与“抗、救、援”有机衔接。当天,省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室对铜川、渭南、咸阳、延安4市8县(区)暴雨橙色预警预报落区进行视频连线调度,了解雨水情和防御工作,并对防范工作进行细化部署安排。
7月10日,省水利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7月11日至14日对流性强降水过程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细致部署,强化预警,突出重点,加强巡查,认真做好此次降水过程防御工作。
省水利厅要求,要扎实部署防范。本轮降雨与前期降水过程间隔时间短、暴雨量级大、落区重叠高,防汛安全风险大。各级水利部门要全面进入防汛紧急状态,迅速对本轮强降雨过程防范工作进行扎实细致部署,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防御措施到位。
要强化预警预报。各级水利部门和有关工程管理单位要切实强化值班值守,严明值班纪律,保持值班通信畅通。本轮对流性降雨过程具有落区和量级不确定性、突发性等特点,要强化预警预报和会商研判,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加密预警预报频次,提高降雨落区和量级的精准度,特别要加强局地暴雨、山洪灾害的短临预报预警,为及时组织撤离避险争取时间和主动。
要突出防御重点。本轮过程局地暴雨强度大且与前期雨区重叠,土壤湿度相对饱和,极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等灾害。各地要盯住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部位,落实预案措施,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和中小河流洪水防范,提请基层政府加强危险区域人员管控和转移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落实中小水库特别是病险水库、淤地坝、涉河在建工程、水利风景区安全度汛措施,加强险工险段薄弱环节巡查,发现险情及时组织抢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