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2日
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张琪悦

“我们这次专程来体验西安的全国首辆博物馆主题观光巴士——‘博物馆号’,这也太震撼了!在车上不仅能参观盛唐长安的优质文物复刻品,还能沉浸式体验唐朝人的休闲生活,听唐音品茶果。我仿佛一秒‘穿越’到了盛唐,置身唐朝人的室内生活场景中,观盛唐之美、品盛唐滋味。”7月10日,来自湖南的游客黄筱说。

“博物馆号”以城市观光巴士为流动载体,串联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含光门遗址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钟楼六大西安文化地标,多维度再现古城历史文化和独特风韵,带给市民游客全新体验,让博物馆给生活赋能。

近年来,围绕“文物+旅游”,各地创新推出研学旅行活动、特色旅游线路等。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上,省文物局公布了沿黄文化主题游径、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主题游径和大汉文化主题游径等陕西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文物旅游的可持续性。这只是博物馆融入群众生活的一个缩影。

博物馆作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空间载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展示窗口,肩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近年来,陕西各博物馆坚持创新融合,策划国内外展览以及数字文创产品等,以多元化的展示方式让文物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让市民游客跨越时空在线上线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今年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文博之夜,以唐代宰相韩休墓壁画为主题的沉浸式数字流动博物馆前挤满了人。先进的虚拟展览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壁画艺术,还可以通过“任意门”穿越到壁画修复实验室,体验科技考古和壁画修复的过程,或者造访韩休墓发掘现场,甚至可以通过故事化情节设计扮演历史角色,做一回“主角”。

以科技之力让文物绽放新姿,在西安博物院携手阿里元境打造的元境博域元宇宙《宝珠记》中,游览者可以用“历史参与者”的身份,与金乡县主、仕女和胡人商贾互动,深入了解彩绘胡人俑、少女俑、骑马狩猎俑等50件文物,以及小雁塔、辋川、长安108坊等,体验大唐长安的社会百态、开放包容。文物“走”出展厅,以更鲜活丰满的姿态与公众见面。

像这类线下博物馆沉浸式的参观方式,在线上也可以实现。6月29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六号院展出“巾帼耀芳华——从七贤庄走过的革命女性专题展”。市民游客可以通过线上VR展厅身临其境,学习从七贤庄走过的革命女性们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撑起中国革命的“半边天”的感人事迹,感受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中激越壮丽的巾帼力量。

“通过对展览场景的立体扫描,线上VR展建立了虚拟展厅,复刻了线下展厅的内容、场景和效果,采用模拟真实参观场景的设计,还原线下最佳观展路线和观展位置,真实还原展厅形态和展出的革命文物、历史图片与视频,并配有语音讲解,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观看沉浸式主题展览,实现了与线下展览的无缝衔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六号院讲解员郭鸾姣说。

从在博物馆单一地参观文物,到不受时空限制在线上品鉴文物,从远观文物到亲手触碰“文物”,民众在越来越关注文物本体的同时,对参观体验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相较之前,近些年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越来越有故事性和设计感,让历史人物和文物更加立体地呈现在大众视野。比如西安博物院原创展览‘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以胡人少年为原型,通过他的见闻展示长安,让人觉得展览很有趣味性。”7月9日,正在参观西安博物院的大学生刘扬表示,相信将来博物馆和公众之间的交互将是全方位的。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