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1日
抗风险 保增收

梁少飞

西南地区南部发生冬春连旱、入夏以来北方出现高温干旱、南方局部暴雨洪涝……今年以来,“小概率高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偏多,农业生产面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为科学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今年“三夏”期间,面对多地持续强降雨天气,我省多措并举抓好小麦抢收工作:利用好国有粮库、粮食收储企业等单位拥有的各类粮食烘干机械,为农户提供烘干服务;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合作社购买移动式烘干设备,及时为群众烘干粮食,解决小麦湿、潮问题。但同时,强降雨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时,还需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的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让种粮人的心里更有底气。

从粮食生产历史看,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过程、结果和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口构成直接风险,是造成粮食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充分的防灾准备,一旦发生强降雨天气或大范围的干旱,粮食生产便会遭受严重影响。因此,加强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灾情监测调度尤为紧迫。

全省各级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在关键时期、关键岗位坚持全天候值班制度,持续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提供全链条、精细化、定制式气象服务,将天气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到县市、到乡村;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技术措施,确保做到预警信息到户、防御措施到田;要加密灾情调度,实行周调度、月会商、重大灾情及时报告制度,准确掌握雨水情、墒情、苗情和灾情,科学评估灾害影响,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要全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当灾害发生时,相关部门应第一时间调度农业受灾情况,争取农业防灾救灾资金,及时启动农业保险理赔工作,支持农民及时开展灾后生产恢复;强化农业防灾减灾应急服务队伍能力建设,建立抗灾机具等物资储备台账,及早检修设施机具,引导农机合作社、植保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抗灾救灾准备;及早做好用肥、用药、用种等农资需求调度,搞好生产储备,加强余缺调剂,强化质量监管,保障生产需求。

秋粮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以及防灾减灾的关键时期即将到来,抗灾夺丰收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绷紧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这根弦,把灾害的不利影响估计充足,抢时种足种好秋作物,努力实现“以秋补夏”,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