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4日
家门口乘上“职”通车

本报记者 周明 见习记者 李子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千家万户的“饭碗”。

与校园招聘、人力市场招聘面向的对象不同,社区群众由于自身年龄、学历及求职意向的差异,就业需求也更加多元。

以社区为对象,陕西聚焦重点群体,统筹精准施策,全力推广“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通过政策送上门、培训进社区等举措,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就业服务,让社区广大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舒心就业。

开到家门口的就业“职”通车

能在离家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找到心仪的工作,许鑫睿十分满意。

由于错过了去年毕业求职黄金期,这名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也曾有过“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直至一辆就业“职”通车开来,许鑫睿终于发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在西安市莲湖区开展的就业“职”通车活动中,包括许鑫睿在内的多名求职者都是奔着具体岗位而来。在莲湖区人社局的“牵线搭桥”下,许鑫睿的求职意向与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的岗位需求正好匹配,他顺利入职。

“岗位跟我所学的专业相符,很有发展前景。公司离家也近,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许鑫睿感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工作,有满满的幸福感。

因各种原因,一方面,在社区范围内,有着与许鑫睿类似“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的还有很多人;另一方面,慢就业、缓就业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如何做好“家门口”的稳就业工作,特别是针对社区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已成为各地各部门关注并为之努力的重点。

6月,陕西发布19条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共用动态精准就业服务系统,推广西安市“家门口”就业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就业圈。

在莲湖区枣园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常汇看来,就业“职”通车带来的“家门口”就业,不仅为供需两端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平台,更多了一层“人情味”,“经过与每一位求职者详细沟通,我们更能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帮助其树立正确择业观,并提供精准就业帮扶。”

多样服务让工作“与你相约”

走出家门,走进社区,也许一份更合心意的工作就能“与你相约”。

凭借辖区内企业和商户数量多的优势,西安市新城区中山门街道万达社区的就业服务清单上,有了更多可供求职者选择的岗位。“除了传统服务业以外,还有众多创业公司、新业态企业提供的岗位。”中山门街道就业创业服务驿站负责人郝璐告诉记者。

该就业驿站与万达社区一街之隔,同属万达商圈,仅商圈内500多家门店、300多家企业就可提供可观的就业岗位。“我们驿站的日常工作就是随时搜集就业信息,并及时与数据库里的求职需求进行匹配,一旦机会合适,就会点对点为双方提供服务。”郝璐说。

6月20日,家住万达社区的索女士完成了就业困难认定,等待她的将是一份离家近的公益性工作。“在一次走访中,得知法律专业出身的大学生索女士正在求职后,我们及时与辖区内用人单位沟通,很快敲定了就业岗位。”新城区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孙青表示。

在全省各地,类似的社区多样化就业已成为当前稳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在宝鸡,就业援助暖心活动将“人找服务”变为“服务找人”,一对一为求职者提供帮扶,实现就业1300余人。在延安,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进社区,服务失业青年等群体600余人次。

“关键时期,切实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对于稳就业大局至关重要。我们将启动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强化帮扶针对性,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助力毕业生就业。”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部长李阳表示。

双向发力只为“双向奔赴”

毕业于西安培华学院的李玉豪决定回到家乡安康寻找一份工作。

得知其暂未就业,当地社区不仅向他宣传就业见习政策,还积极“牵线搭桥”对接用人单位,最终为李玉豪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让他满意的工作。

“就业帮扶使我更加明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也清楚了兴趣所在。面对未来,我比以前更有信心了。”李玉豪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想找一份离家不太远的工作”已成为许多社区群众求职的首要诉求。不过,看似简单的心愿,往往需要多部门联手帮助求职者实现。

“在‘家门口’精准解决群众的就业需求存在一定难度,可这不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吗?”万达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武峰坦言,要实现社区多样化就业,根本是确保就业服务手段的多样化,“大家各司其职,甚至‘用心良苦’,只为群众能在‘家门口’找到心仪的工作。”

不过,很多想找离家较近工作的求职者,仍会面临渠道不畅问题。为此,全省各地各部门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把“家门口”的就业岗位送到群众身边,力促求职者与用工单位“双向奔赴”。

线上,依托全省“秦云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各县(区)开发区域性掌上平台,帮助群众快速、精准获取“家门口”的就业信息,并将企业信息归集形成“家门口就业地图”,直观展示招聘企业分布情况;线下,通过就业“职”通车带领企业将岗位送到群众身边,还在街道、社区设置就业服务驿站,及时了解群众就业需求。

“帮助困难群众就业,关系群众冷暖、民生底线。”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副处长朱进德表示,社区多样化就业模式的推广,不仅给了人们更多在“家门口”择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给群众带来了稳稳的幸福感,“我们将持续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措施,创造更多优质岗位,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就业质量。”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