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卫生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3日
康复机器人“上岗” 患者圆了“行走梦”

六月二十七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展示智能康复机器人的多种功能。 本报记者 杜玮摄

本报记者 杜玮

科技助力康复,让很多患者看到了希望。6月27日,记者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了解到,为帮助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恢复,医院引进不同类型的康复机器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使脑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65岁的患者王科杰(化名)正在借助机器人进行上肢康复训练。康复师耐心地给他的胳膊戴上机器人辅具,并指导他根据屏幕提示做动作。王科杰对记者说:“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搞了一辈子科技,没想到退休后,科技帮助我进行康复治疗。”上肢康复机器人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结合康复医学理论,实时模拟人体上肢运动规律,帮助患者恢复洗漱、抓握等功能。患者可以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中完成多关节或单关节康复训练。

“有点像在太空漫步的感觉,自己没有出什么力,行走却很流畅。”30多岁的患者张小强(化名)借助双下肢步行康复机器人边“走”边说。据了解,这样的行走训练,张小强每天要做20分钟。机器人并不是让患者“瞎走”。“我们会把患者的身高、体重、大小腿维度、腰围等数据提前输入机器人系统,然后由系统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调整出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模式。”该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师长雷晓辉告诉记者,双下肢步行康复机器人可以实现早期脑卒中患者软瘫的早康复、早站立与早步行,满足患者在地面上主动行走练习需求,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恢复和下肢反复步行康复练习。

脑卒中患者发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由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由于人手有限,缺乏评价训练参数与康复效果数据等因素,患者康复训练效率与训练强度难以保证。为了给患者提供个性化训练,增加康复训练的精准性,“机器人+”在医疗健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大厅,50多岁的患者刘霞(化名)正在利用单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进行行走训练。她的家人说:“本以为她以后的日子只能坐轮椅了,没想到现在还可以行走,这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康复师晏光林告诉记者,脑卒中患者由于运动神经元损伤,造成脊柱失稳,加速脊柱退变、髋关节病变,导致步行困难。单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利用步行数据,帮助患者进行步行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偏瘫下肢的功能恢复。

记者在医院康复大厅看到,各种“黑科技”正在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其中,一款肌肉外甲可穿戴机器人,自主学习每一名穿戴者的人体结构和实时步态。机器人踝部传感能够给予患者踝关节正确的步行运动辅助,帮助他们更稳定、更准确地完成身体动作。雷晓辉说,他正在利用该款机器人治疗一名30多岁的患者。该患者由于有很多基础疾病,使康复治疗进入了瓶颈期,穿戴上机器人进行康复治疗后,行走体态和步伐等都有了很大改善。

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康复设备不断更新治疗理念,让患者疗效更加显著。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各类智能化康复设备不断完善,让很多偏瘫患者在这里实现了行走,回归家庭和社会。“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康复治疗的方向和方法不同。智能化康复机器人的‘上岗’,让康复治疗更加精准、更加轻松,也让很多瘫痪患者圆了‘行走梦’ 。”雷晓辉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