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7日
尔林兔镇有了土地“托管所”

本报记者 杨晓梅 通讯员 宋艳霞

6月,陕北黄土高原的玉米正值快速生长期。

“农业托管不仅省事、省心还省钱。”6月15日,神木市尔林兔镇石板太村村民慕国伟看了自家地里玉米的长势,笑着说。

慕国伟是石板太村的养殖大户,家里养着100多头牛。“种植的玉米当作牛的饲料,可提高牛肉品质。而牛粪又可以作为玉米地的肥料,减少环境污染。”养牛前,慕国伟就盘算好要用这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但实施过程中,他却遇到了问题:单靠他们两口子,种植和养殖无法同时兼顾。

这个问题不只出现在慕国伟家。尔林兔镇地处陕蒙交界处,地势平坦,全镇有耕地7万多亩,是神木市传统农业大镇,也是神木市农业发展优势区。镇辖区内,各村大多数村民依托自然条件,选择走种养结合的路子,增加家庭收入。

2021年,困扰慕国伟许久的问题有了解决办法:尔林兔镇试点推广土地托管服务,在各村推广耕、种、管、防、收等全程托管,提高全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助农增收。

“土地托管不仅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家中土地闲置问题以及失能人员、老年人等土地耕种问题,实现了服务组织与农民双受益,而且推动农业种植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尔林兔镇党委书记刘补军表示。

有了土地“托管所”,慕国伟赶紧把自己的800余亩耕地进行了托管,自己则一心一意忙养牛。按照托管协议,他向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组织——神木市皖丰源农机专业合作社支付服务费,合作社则负责他家耕地的耕、种、管、收。

慕国伟算了笔账:托管2年多,不仅种地的成本节省了不少,而且养牛收入年均增加了30多万元。

“村民可以选择从耕到收的全托管,还可以选择耕地、‘播种+施肥’、除草、收获服务环节中的任一环节来进行托管。” 神木市皖丰源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奋忠说。

今年,尔林兔镇以玉米种植为重点,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集中连片推进土地托管服务。4月底,神木市皖丰源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石板太村,为附近村组村民进行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培训,详细讲解土地托管的有关事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可了农业托管服务。合作社与农民签订的土地托管服务协议中,双方的责任、权利也更加明确、清晰。” 张奋忠说。

据统计,目前,尔林兔镇有3万亩玉米地实现托管,神木市皖丰源农机专业合作社托管土地面积达1万多亩。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