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6月12日,网格员荆铭淇(左)上门为咸阳市渭城区渭阳街道滨河小区居民刘景兰老人办理高龄补贴年审。 本报通讯员 赵莹莹摄
本报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王焜 龚祚正
“非常感谢!我家的管道渗水问题终于解决了!”6月9日,家住咸阳市渭城区渭阳街道长庆石化小区1区3号楼的马晓飞老人脸上带着笑容,激动地说。
近日,长庆石化社区接到小区居民求助电话,反映家里管道渗水问题。社区第一时间安排网格员前往居民家中了解实际情况。网格员现场拍照后,立即反映给“物业管家”,物业公司很快安排工程人员进行现场检修。
近年来,渭城区不断优化网格设置,构建起“专职网格员+协同力量+楼栋长”的“1+4+1”团队作战模式,实现居民需求在网格征集、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
建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兜起民情
“姑娘,非常感谢你上门为我办理高龄补贴年审,处处为我们老年人着想。”6月12日,渭阳街道滨河小区居民刘景兰拉着网格员荆铭淇的手感激地说。
立足提升网格化治理能力,渭城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需求,依托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优化整合全区现行网格,将综治维稳、环保督察、安全生产等涉及网格化管理的事宜全部纳入城市基层治理网格,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多网合一”。渭城区在咸阳市率先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目前全区455个网格已实现网格员全覆盖,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切实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打造兼职网格员队伍,形成合力
“阿姨,您好!我是‘双报到’党员刘涛,在咱们楼道里面不要堆放杂物,既影响行人通行,也存在安全隐患,请您尽快处理一下。”
“好的,我马上收拾干净。”
6月5日,在文汇路街道东风路东社区亨星锦绣城小区4号楼,渭城区民政局干部刘涛帮助居民王娟一起将楼道杂物收拾干净。
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情况,渭城区建立了“平急转换”工作机制,吸纳党员干部、政法干警、物业服务企业人员、社会志愿者四支力量组成网格员队伍,平时做好网格信息采集、风险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基础性工作,精准服务群众需求。发生突发事件时,各级网格立即响应,启动工作预案,网格挂图作战,做好应急事件信息搜集、人员组织、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各类资源在各级网格中统一调配、分级支援、精准到位,合力管好网格内的大小事,为居民提供精细化、贴心化、全方位的服务。
发挥楼栋长队伍作用,精准服务
楼栋长是最贴近群众的人,是社区与居民联系的重要桥梁。渭城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网格内探索设立2258名楼栋长,建立了一支觉悟高、素质硬、办事公道、群众认可的楼栋长队伍,负责协助网格员做好与居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情况通报。
“王大姐,我在咱微信群里通知低保复审的事,你看到了吗?记得尽早去社区复审。”渭阳街道西铁金旭花园小区楼栋长张金生利用楼栋微信群,宣传各类政策法规。
为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渭城区以楼栋为基础单位,搭建一体化信息平台,通过公示牌将网格化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网格员与楼栋长信息、联系方式和工作职责等内容进行公示,便于群众及时反映问题。该区充分发挥楼栋长政策宣讲员、信息报送员、矛盾调解员、基层联络员的“四大员”职责,及时了解发现社区工作的盲点、居民关注的热点、小区治理的痛点,用老百姓的“法子”干老百姓的“事儿”,以点带面引导辖区群众营造邻里互助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