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陈丰武
夏天的山阳县户家塬镇,远山含黛,溪水潺潺。
曾经,这里村道两旁杂草丛生,农户柴草乱堆、家禽散养、污水乱排放。现在,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诗情画意的田园乡村。人还是这些人,山还是这片山,但生活环境却大不相同。
6月18日一大早,户家塬镇康乐村村民何降礼正在打扫卫生。干净的院落里,几盆绿植和花卉给院子增添了几分生机。
康乐村环境大变样,得益于“道德超市”的推广。近年来,山阳县为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强化农村基层治理,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针对环境卫生差、村民家中脏乱差和致富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该县探索出了“道德超市”助推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以前,村民没有打扫房前屋后的习惯,自从有了积分兑换机制,现在家家门前干净整洁,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康乐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宝健说。
康乐村村民王治莲是一名道德模范,多年来,她悉心照看家中伤残的公公、智力残疾的二叔,不怕苦、不说累,还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村里人都由衷敬佩她。
“孝敬老人是我的职责,作为一个农村妇女,我就是尽自己的所能,为家里做了点事。没想到这点小事竟然让我成为商洛市道德模范。村上的‘道德超市’还给我奖励了积分,我可以拿积分换取米面等生活用品。以后,我会继续孝敬老人,作好表率。”王治莲说。
据了解,去年10月,康乐村建成“道德超市”,鼓励群众通过参与弘扬孝善文化美德、倡树文明新风等活动获得家庭道德积分,并凭积分兑换生产生活物品。截至目前,康乐村已有286户群众参加“道德超市”积分兑换,兑换物品价值3万多元。此外,该村还将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五好家庭评选与积分奖励结合起来,不断推动“道德超市”以“德”换“得”作用最大化。
康乐村村干部魏玉琴介绍,为了进一步做好评分监管工作,村上细化了积分标准,按照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创业致富、文明实践等10个大项,分别设立正面加分36个小项和负面扣分20个小项,逐月累积分值,同时还对全年积分前10的农户进行通报表扬,给予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