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文化遗产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1日
端阳情寄千千结

汪卫东在制作粽子造型的结绳香囊。 本报记者 武丹摄

汪卫东(左二)在传习所给市民培训。受访者供图

汪卫东的工作台上展示着各式各样的结绳香囊。 本报记者 武丹摄

本报记者 武丹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佩戴香囊自古以来就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佩戴香囊,有“避疫气,令人不染”之效。夏天潮湿、炎热,暑湿之邪容易侵入人体,藏伏蓄积,引发呼吸道及胃肠道疾病。香囊里中药芳香的香气可激发胃气,促进脾胃运化,增强胃肠功能,提升人体免疫力。端午前后,正是佩戴香囊的最佳时期。

雁塔结绳香囊以五彩的线绳,缠缠绕绕、层层叠叠,交织出漂亮的造型,有的玲珑精巧,有的简约大气,以特有的肌理和硬质手感,包裹着祝福,传递着相思。

6月16日,记者走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雁塔结绳香囊代表性传承人汪卫东的家,聆听非遗故事,感受匠心传承。

■ “时尚顶流” 红极一时

在腰间佩挂香囊,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服饰习俗,已有2000余年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儒家经典《礼记·内则》中,即“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衿缨,皆佩容臭。”“容臭”便是香囊。未成年的男女去见父母长辈时都要佩戴香囊,以示敬意。

唐代中期开始,海陆交通逐渐发达。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荣,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非洲等地的商人携带大量珠宝、药材、香料来到唐长安城交易,使得香文化在这里迅速发展,佩戴香囊之风盛行。到清代时,风气更盛。清代古玩藏家赵汝珍曾说:“无论富贵贫贱,三教九流,每届夏日无不佩戴香囊者。……盖当时夏日如不佩戴香囊,宛如衣履不齐。”由此可见,曾经,平日里佩戴香囊是一种社会潮流。

“香囊集形式美与吉祥内涵于一体。佩挂香囊,是社会审美情趣与生活理念的一种反映。香囊的品种,除常见的布艺香囊,还有由金属、玉、木等材质制成的硬质香囊。而结绳香囊,是清代江南香囊的一个另类品种。”6月16日,70岁的汪卫东将雁塔结绳香囊的前世今生向记者娓娓道来。

清代末期,大约1909年,一位吴姓官员辞官后,携小妾吴朱氏返回故里苏州。因吴朱氏曾是宫女,且未给吴家生育子女,家人对她有些鄙视。加上身为天津人,语言不通,吴朱氏的处境艰难。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吴朱氏便运用结绳技法,模仿宫中金累丝等硬质香囊的形制编制香囊。她把做好的香囊分送家人邻里,既改善了人际关系,又吸引了亲眷、街坊前来求教技艺。妇女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创作,用棉绳、细麻绳、绣花丝线捻成的绳材,编出许多风格不同的香囊。自此便有了结绳香囊。

“吴朱氏是我外婆的小姨娘。我外婆从她那里学艺,成为结绳香囊的第二代传人,后又将技术传给我姨妈。”汪卫东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结绳香囊曾在苏州民间十分时兴,并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后因战乱等原因,结绳香囊作品流失严重、技艺传无后人。

1956年,汪卫东随父母落户西安市雁塔区,为后来结绳香囊制作技艺在西安“复活”埋下伏笔。

■ 以绳编织 以结寄情

30多年前的汪卫东一定不会想到,下岗竟会成为推动她追求艺术、成就艺术人生的直接动力。

事实上,汪卫东虽自幼便跟随外祖母学习结绳技艺,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但真正开始系统钻研结绳香囊制作技艺,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那会儿,从事纺织设计工作的她遭遇下岗。为补贴家用,她和朋友从康复路、城隍庙等地方的市场批发了一些绳材,靠着结绳技艺摆摊做买卖。

“我俩一根绳卖一毛钱,现场教编织手法,第一天就挣了100元。在当时,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为了吸引更多人,我当时还专门‘复习’了一下小时候学过的结绳技艺。”汪卫东回忆。上世纪90年代,西安市群艺馆面向各区县征集民间艺术作品,她带着结绳作品头回参展就捧回了奖杯。“那是我在结绳技艺方面获得的第一次认可,也让我产生了‘拾起结绳香囊制作技艺’的念头。”汪卫东说。

于是,结合在之前工作中积累的色彩、织纹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外婆和姨妈手把手传授的技法,汪卫东决心拿起这门传家技艺的“接力棒”。

几十年来,汪卫东一有灵感就绘图,画了近千张草图,恢复并创新设计出梅花纹、菊花纹、寿字纹、鱼纹、网纹等多种常用色模纹样图例。她几乎针线不离手,从小香囊、盘扣到图案精美、织法繁复的结绳工艺品,编出了无数个作品,编织技艺渐渐炉火纯青。

“结绳香囊是结绳技艺和香囊制作技艺的结合体,技艺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打结方法,再加以不同的配色和组合,就能编出不同样式的香囊。”说着,汪卫东现场演示起来。只见她拿出几根线绳,依次在指尖灵巧缠绕几下,就做出了不同形状的结扣。“这几个结分别叫平结、双结、蛇结和双钱结,是编织结绳香囊的基础结法。通常,编织一个结绳香囊要先用20根至30根左右的彩绳,分别编结出2个囊片;然后进行拆片,拆成所需的圆形、桃形等形状;再经收边、缝合,制成囊;最后加系绳、穗子配珠等装饰工序。”汪卫东耐心地讲道。

“一般绳结物采用立体编的方式,结到收尾处总会留下许多绳头,并且接缝处往往做得不甚完美。而雁塔结绳香囊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收边,这也是其能完美成型的重要保证。香囊制作完成后,我们将绳头转化为钩织物的辫子边,再配上彩带等饰物,使得缝合处十分平整紧密、浑然一体。”汪卫东说,手工编织是一个慢活儿,心不静不行。编织者只有将自己的心境和技艺融合在一起,才能编织出工艺精良的香囊。

■ 后继有人 传承创新

汪卫东家客厅墙上的装饰几乎没有一个不和结绳有关。记者大概数了一下, 大大小小约20幅展品中,有造型、纹样各不相同的结绳香囊,有小巧、精致的结绳耳坠,有时尚、简约的结绳拼贴,还有自由、灵动的结绳动漫组合……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汪卫东的创新巧思。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雁塔结绳香囊技艺,汪卫东在潜心钻研传统技法的同时,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改变了香囊只能佩挂在腰间的单一形式,构思、编织出与现代服装相匹配的项链式挂囊、耳饰类挂囊,并将结绳元素与国画相结合,发展结绳装饰画等,大大拓展了结绳技艺的应用范围。

“只有敢于大胆创新,为该项目注入新的东西,才能更有效地传承。也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传承人的作用,传承好发展好中国传统文化,让人们真正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汪卫东介绍,在延续家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近年来,她不断汲取刺绣、面花等民间艺术精华,选用能代表陕西特色的色彩和元素,接连创作出颇具陕北风情的菊花纹囊“蓝花花”等作品,进一步丰富了雁塔结绳香囊的花色和式样。

当记者问起端午节前后的工作计划时,汪卫东回答:“周一,要在西影举办活动;周二,在西京学院举办活动……”

正如同她的回答一样,现在,除了创新构思之外,汪卫东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非遗传习上。这几年,在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雁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组织下,汪卫东坚持参加非遗进校园、非遗工坊活动,已累计培训成人60余人。

为更好保护和发展该技艺,雁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整理出版了汪卫东编写的《雁塔结绳香囊技艺》,以详细的结组织图样、显色原理图样、色模纹图等,把靠手把手相传的技艺变成文字、图片,供有志于从事非遗事业的人士研习。

汪卫东告诉记者,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雁塔结绳香囊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最近,她正在思考,是“加入汉服馆做文化体验”还是做“跨界融合进入高端首饰市场”,如何用当下的业态,让雁塔结绳香囊具有更持久、更可持续的生命力。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