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高质量项目推进年 营商环境突破年 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1日
驻村要为民解忧、为民办实事

今年以来,石泉县委办深入贯彻全省“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严格坚持“精准严实”工作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训、问题督查整治和为民服务方面持续发力。今年一季度,石泉县委办注重在岗位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组织学习8次,开展交流研讨4次;选派2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帮扶,选送2名优秀干部到市侨联和市政府办公室跟班学习,为13名年轻干部制定导师护航“传帮带”计划,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本报记者 肖阳熠

5月下旬,石泉县中池镇老湾村村民都在忙着收割油菜。老湾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来城阳正带领村民在油菜地里劳作。他们利用收割机给菜籽脱粒,再把菜籽壳、油菜秆粉碎并均匀地撒在地里当作生态肥料。

“以前没有收割机,村民收完油菜,要么把油菜秆背回去烧,要么堆放在地里。现在用上收割机,既减少了污染,还节省了人力。”来城阳指着地里的几台收割机说。

作为石泉县委办的一名干部,此前一直生活在城区的来城阳非常渴望能够深入基层一线进行实践锻炼。2019年5月,来城阳开始了驻村工作。白墙黛瓦的居民安置房一字排开,干净整洁的村道纵横交错,道路两旁的草木生机盎然……刚到老湾村时,来城阳便被眼前乡村的美丽景象所吸引。如今,他已经与老湾村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今年1月,工作队原队长因身体原因,不再担任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作为石泉县委办选派的驻村帮扶年轻干部,深知老湾村村情的来城阳主动向组织申请,接下工作重担。

今年以来,石泉县委办深入贯彻全省“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严格坚持“精准严实”工作标准,在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训、问题督查整治和为民服务方面持续发力,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把清廉石泉建设纳入机关党建总体安排。

今年一季度,石泉县委办注重在岗位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组织学习8次,开展交流研讨4次;选派2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帮扶,选送2名优秀干部到市侨联和市政府办公室跟班学习,为13名年轻干部制定导师护航“传帮带”计划,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玉财,今年你打算发展哪些产业?”来城阳笑呵呵问道。

“我还不知道。”老湾村村民谭玉财挠着头笑着回答。

谭玉财患有间接性精神分裂症,被判定为二级残疾。家中年过七旬的父母和11岁的女儿均没有完整的劳动能力,4口之家主要依靠低保生活。为了让谭玉财一家生活好转,来城阳多次入户与他沟通。村上还组织人员为谭玉财家搭建了鸡舍,帮助他家养殖肉鸡100多只、养育肥猪1头、养蚕3张,种植水稻1亩、黑花生1亩、玉米2亩。

前不久,来城阳到谭玉财家走访,谭玉财开心地告诉他:“我的肉鸡已经长大了,卖了好多,估计中秋节就可以全部出售完。再把其他产业收入加起来,形势好的话,到国庆节前能赚个万余元。”看着谭玉财家有了可靠的经济收入,来城阳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基层是干部最好的课堂。面对基层一线复杂的问题和多变的情况,来城阳深知这是对自己的考验。“驻村帮扶工作不能仅仅纸上谈兵,只有与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脚下沾满泥土,才能更好地锻炼提升自己。”来城阳说。

就这样,来城阳拉近与村民之间的感情,用蹩脚的石泉大白话与村民唠家常。他听不懂村民的方言,就记在本子上,意思上不清楚、不理解,就反复和村民进行确认。一来二去,去村民家次数多了,与村民交流深了,来城阳真切感受到村民的质朴与热情。他说:“我发现和村民打交道最根本的就是要真真切切地把服务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基层工作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就是让群众满意。”

“基层条件艰苦,工作繁杂。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蹲苗’,与群众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既磨砺了意志,又增长了才干。”石泉县委办主任吴义林表示,“我们要继续按照全省‘三个年’活动部署,狠抓干部作风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和履职能力,让广大干部积极下沉到基层一线,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

今年,老湾村共种植油菜260亩、玉米620亩、水稻350亩、大豆240亩。在老湾村党支部书记叶仁本的带领下,村民将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实现了秸秆“变废为宝”。

如今,老湾村百姓住上了干净宽敞的房子,村里的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今年,来城阳对农村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要把自己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中去,在工作中发挥特长优势,想方设法为民解忧、为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走上致富路。”来城阳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