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6月5日,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正式通车。 本报记者 李旭佳摄
本报记者 张乐佳
“文化南路拓宽改造工程竣工通车!”
6月5日上午,在榆林市榆阳区文化南路通车仪式现场,随着一声通车号令响起,一辆辆汽车驶向崭新的双向8车道公路。道路两旁,绿化带里点缀着“驼城”元素,许多市民到此拍照留念。
“焕然一新”“天翻地覆”“视野开阔”……居住在文化南路附近的居民纷纷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看到的变化和内心感受。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榆林市持续高标准、快节奏推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其中,文化南路拓宽改造工程正是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文化南路是榆林市西沙片区乃至中心城区南北方向的重要交通主干道,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道路狭窄、管线老旧、出行失序等问题困扰着这里的居民,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2年7月,榆林市正式启动文化南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南起榆阳路、北至人民路,全长1393米,双向8车道,红线宽度60米,概算投资1.5亿元。城市更新的精品工程、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社会放心的廉洁工程,成为榆林赋予文化南路片区改造的重要标签。
“该项目正式竣工通车,对于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城市经济、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集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榆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张旭辉告诉记者,“这标志着小西沙片区改造迈上了新征程,城市更新开启了新篇章,榆林城市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我们在项目建设中应用了许多新工艺。如智慧路灯,不仅可以装饰城市夜景,还具备环境监测、除霾降尘、信息发布、一键报警等功能。”文化南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经理刘威告诉记者,道路建设兼具实用和美观,更加适合城市发展要求。
时隔许久,再次来到文化南路这片熟悉的片区,征迁户刘尚富感到十分欣慰:“有了这条宽敞的幸福路、民生路,居民的精神面貌不一样了。我要为文化南路的改造点个大大的赞。”
据了解,文化南路片区共涉及征迁户2603户,规划建设安置房5509套、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幼儿园各1所。目前,已完成征迁2469户,完成率达95%。其中, 一期征迁576户仅用时43天,跑出了榆阳棚改“加速度”。文化南路拓宽改造工程从征地、拆迁到建设,共历经438天。
“我们将尽心尽力完成尾留房屋征迁工作。按照‘成熟一块、启动一块’的思路,稳中求进,坚持‘最好的规划设计、最好的建筑质量、最好的配套设施、最好的地段建设’原则,加快推进安置房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群众早日圆梦新居。”榆阳区区长崔飞表示。
城市更新,群众舒心。近年来,榆林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推进城市生态体系建设,从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构建城市公园体系框架、启动榆林古城保护、推进河道及两侧环境治理5个方面进行城市改造提升。
榆林市已建成榆溪河生态长廊二期等6个综合性公园、26个社区公园及街头绿地,对47条道路进行绿化及提升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后,截至去年底,榆林中心城区累计申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177个,已经启动实施145个,完工109个。
“下一步,榆林将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重点从道路畅通、城市街道环境微整治、古城保护提升、精细化管理、老旧小区改造、商业街区品质提升等11个方面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把榆林建设成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榆林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树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