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师念
大唐文化兼容并包,博采众长,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光芒四射、大放异彩的崭新局面。唐代香炉纹饰的设计是本土文化与外域文明碰撞融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独特的创新之处。
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和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形制高大,制作精美,为唐代同类金银器中最宏大的一组。香炉、炉台成组配套出土,在我国尚属首次。
唐代香炉主要纹饰有植物纹、动物纹、抽象纹饰。植物纹中莲花纹运用非常广泛,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中,顶部莲花瓣饰作为盖钮,四周皆有开口用于出烟,此类为莲花出香。唐代莲花纹也常与其他花纹组合,形成不同寓意。如莲花纹与宝相花纹组合,寓意生活富贵;莲花纹与鸳鸯纹组合,表达夫妻恩爱;莲花纹与狮子纹组合,则常用于礼佛场所。卷草纹在唐代极为流行,受外来文化影响,各种花卉形象传入唐后,唐人将其与本土花卉形象加以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卷草”,整体柔美细腻,图形变化丰富,富有韵律。唐代香球装饰大量使用了卷草纹。
香炉中的动物纹样主要有狮子、龙、凤、雁、象。凤为百鸟之尊,古人以之为神鸟。唐代香炉中凤凰的造型,有的舒展长颈,昂首向天;有的长尾飘逸,展翅高飞;有的双爪踏地,鼓翼起舞。鎏金双凤纹五足朵带银炉台,炉台呈五瓣葵口,内底有长尾华美的相对翱翔之双凤,均口衔瑞草,四周装饰西番莲卷草纹样,纹饰精湛并鎏金。
据考证,在中国古代鸟兽形香炉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是禽鸟类的雁和走兽类的狮子。古人爱雁纹,认为雁行有序,知进退,即是知礼。而狮子纹香炉在唐代鸟兽形香炉中的盛行,可能与当时佛教盛行有关。
唐代香炉并未局限于佛事活动,慢慢进入到贵族和百姓日常生活后,或置于案头,或放在闺房,甚至出行时悬于车马之上。香炉纹样也从常用于佛教题材器物装饰的莲花纹、狮子纹向牡丹、菊花、葡萄、石榴、鸟兽等世俗化题材过渡。
唐代香炉品类繁盛、异彩纷呈,与当时的工艺技术密切相关。唐代香炉广泛采用了锤揲、錾刻、镂空、鎏金、镶嵌等工艺,足见工匠们高超的艺术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