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1日
今年红碱淖遗鸥繁殖数量达4980巢

每年4月至6月是遗鸥繁殖季,大批遗鸥从渤海湾来红碱淖,在湖心岛筑巢产卵、孵化和哺育幼鸟。图为成群的遗鸥和夏候鸟在红碱淖觅食嬉戏。 本报通讯员 刘建刚摄

本报讯 (记者 李旭佳)6月4日,记者从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经省动物研究所专家上岛统计,今年红碱淖遗鸥繁殖数量达4980巢,比去年增加210巢,是2021年的2.5倍,成鸟幼鸟总数将达2.3万只,遗鸥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遗鸥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0年,在我省红碱淖首次发现有遗鸥分布。每年4月至6月,大批遗鸥来红碱淖湖心岛筑巢产卵,孵化和哺育幼鸟。在红碱淖,2010年,遗鸥繁殖种群数量7700巢。2012年后,遗鸥赖以生存的湖心岛数量减少,繁殖面积缩小。2015年,遗鸥繁殖种群数量下降至2000巢。

近年来,红碱淖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将红碱淖湿地红石岛遗鸥繁殖区因水位下降形成半岛的原遗鸥繁殖湖心岛进行分割,通过科学适度的人工修复,进一步增加了湖心岛数量,扩大遗鸥栖息地面积,为遗鸥提供了优越的繁育场所。

此外,保护区对湖心岛实行严格管控,24小时监控覆盖,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影响。

2022年10月,“陕西红碱淖湿地湖心岛生境修复与遗鸥种群保护”案例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红碱淖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促进遗鸥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定增加,努力把红碱淖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沙漠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的典范。”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贺和平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