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8日
“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很有魅力”

本报记者 付玉玮

5月24日17时许,一场“清平乐”古琴雅集音乐会在西安市兴庆宫公园举行。这场音乐会是西安交通大学《古琴演奏实践》课程的师生音乐会,包括来自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在内的40余名师生表演了《将进酒》《黄莺吟》等10首曲目。

23岁的土库曼斯坦留学生阿特玛是《黄莺吟》的演奏者之一。接触古琴半年多时间,阿特玛已经学习了古琴历史、基本乐理和演奏指法等知识,演奏起来越来越熟练、自信。即便是第一次在公园里表演,阿特玛也丝毫不怯场。

“学习古琴之后我才意识到,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上了一次课之后我就爱上了古琴。”在阿特玛看来,古琴和她此前接触到的乐器完全不同。“古琴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真的很酷。”阿特玛说,“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很有魅力。”

“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园表演,感觉非常奇妙。这里风景优美,让人觉得舒适、放松。”和老师、同学合奏一首《黄莺吟》后,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达莎说,除了古琴,她还选修了书法课。

据介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面向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开设《古琴演奏实践》和《古琴艺术实践与鉴赏》两门艺术通识类课程。自开课以来,该中心不断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场等作为美育的平台与课堂,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美育化人”的基本思想。

“这场‘清平乐’古琴雅集音乐会让学生们带着学习成果、带着优秀传统文化走出课堂、深入群众,实现一流大学提供一流社会服务。我们将继续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让更多人了解古琴、爱上古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用心用情书写美育新篇。”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副教授梁睿说,这些学生就像一颗颗种子,将不断把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到更多地方。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