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07日
新时代散文的审美转型

柏峰

散文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艺术的审美形态已显固化,艺术表现的手法几乎很少有新的突破。现在,散文作家们正努力通过“破界”和“融合”来寻求突破方向,努力将散文向史论或者小说和其他文体渗透,不断吸纳史论或者小说和其他文体的艺术表现手法,打破了既定的审美形态,呈现出新的艺术发展趋向。

散文艺术审美形态的固化,限制了散文作家向历史与现实的纵深描写,局限于社会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细部刻画,而不敢涉足于大题材的掘进,这其实是散文的衰退。这个衰退从唐宋开始,一直蔓延到现在。新时代的散文审美的转向,在我看来,是接续了汉代散文恢宏的气象,新的散文审美转型,体现出散文的现代性转化的艺术自觉。

这种新的散文审美转向,代表了散文艺术发展趋向,脱离了散文原先的题材范围,跳脱出相对微小狭仄的窠臼,走向广阔的生活,关注生态和切近新时代,主要标志是新的乡土或者地方叙事散文日益成为目下散文的发展主潮。

在走向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引起人们的现实关注。与小说创作相同步,散文作家的目光与笔触,投向广袤的乡土田野,也投向地方叙事,把笔触伸向变革中的山河故土,进入当下的乡土叙事。比如,江子的《回乡记》、孔明的《我岭上》等作品。这些散文作品真实地反映出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新的山川风物以及作者浓烈的情感,不仅开拓了散文的题材,也在表现手法上有一定的突破。

散文作家不仅关注乡村振兴的题材,也十分关注地方叙事。这主要表现在能通过地方的历史文化与独特而鲜明的自然风貌,营建自己的散文世界。比如,白描的《天下第一渠》、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王剑冰的《塬上》、叶兆言的《南京传》等作品。杨海蒂的《北面山河》,通过描写北方的民族交融与革命战争的历史,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黄土高原的精神气魄,令人耳目一新。散文作家把注意力放在地方历史文化的开掘上,系统完整地反映地方的人文遗迹、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文风厚重,在平静的语言叙述中彰显散文的凝重与大气。这就突破了传统散文的美学格局,由描写生活的横断面,转向全景式多维度且不乏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的长卷式描写。

这些散文作品,都包含着标识度很高的地方题材。即使是韩小蕙这样平素致力于艺术探索的散文作家,在其新作《协和大院》里,一样让人读出浓浓的京味和对协和医院的历史人文情怀。散文,尤其是长篇纪实性散文,离不开人物的描写,而要写人物,不只平面地扫描其令人瞩目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感情世界,通过描写这些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纠葛、心理活动,从而塑造出血肉丰满的动人形象。

新时代散文的转型还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在思辨的深层叙事中追寻精神故乡。所谓思辨的深层叙事,就是运用以思辨的分析性叙事方式进行散文的写作。真实,是散文的首要艺术要求。在真实的前提下,重要的是写出超越个人的感受,并对这种感受进行深度的思辨分析,从而达到一个纯洁的精神境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是此类新散文的代表作。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期达到安妥灵魂的精神故乡。

生态散文异军突起。生态散文与生态和生态意识有关。新时代生态文学通过丰富多样的散文作品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故事。徐刚的《自然笔记》(节选)堪为代表。《人民文学》2022年度颁发的人文学奖授奖词谓:“在徐刚眼里,浩荡的长江呈现的是儿时的湿地、原始人类的遗迹、传统文化的存续、早年的矿山;在徐刚笔下,能听到长江的声音,闻出长江的味道,感觉到长江的呼吸和来自远古的生命律动。”刘醒龙《上上长江》、张中海《黄河传》,将生态变迁与国计民生结合,从历史的沧海桑田写到现实的绿水青山;何建明《那山,那水》、古岳《源启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诞生记》则深入现场,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重大事件进行实时报告。还有王剑冰《草木时光》、鲍尔吉·原野《草木山河》等作品,也都壮大丰盈了生态散文的写作。生态散文正在以方兴未艾之势发展。

史论散文古已有之,新时代别有新意。史论散文是指以记述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散文作品。要写好史论散文,得先有对史料的识别能力,在重重叠叠的文字里鉴别出真实而能准确地反映历史人物身世、交游、思想与作为的史料,去伪存真,在新时代之光的照映下,再依据这些经过审慎鉴别的史料来刻画历史人物,沿着“弯曲崎岖的道路,脚下感受到石块的道路,迂回返复的道路——这就是艺术之路”(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使其形象跃然纸上,焕发出灼灼的光彩。比如简福海的《历史的斑纹》书写与福州三坊七巷有不解之缘的历史人物。作者以扎实的史料为依据,笔下的林则徐、沈葆桢、陈宝琛、林觉民、陈衍、严复、林纾、冰心、林徽因、庐隐等人物,莫不生灵鲜活,性格饱满,迎面而来。还有朱鸿的《长安是中国的心》,通过义理与考据相融,思今与追古并行,写出长安的山川人物、古迹遗存和人文风貌。

红色文化的书写给新时代散文注入了强大的生命活力,这也是新时代散文转型的主要特点。散文作家关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的历史。例如,和谷的《照金往事》,记叙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历程,讲述了陕甘边革命者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故事,全景式地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陕甘边区波澜壮阔的革命活动,为读者打开了一扇回眸历史的独特视窗。还有钟法权的《陈独秀江津晚歌:一个人和一家人》等作品。这些都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又是极具故事强度的长篇纪实散文,人物形象饱满,作者在展现重大主题的同时,又能表现出历史的复杂多重,交织出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现出成熟的写作思考和美学理念。

散文作家在新时代,已经不满足篇幅短小的散文写作,从小情调、微生活,或者单纯的见物抒情,转向长篇重大主题散文写作。虽然,有人认为散文还是应该坚守旧的散文形制为宜,不赞成鸿篇巨制的散文写作——这种认识,是不妥当的。散文的艺术扩容,是时代对散文“破圈”的要求,也是散文作家自觉的艺术突破。鸿篇巨制散文的应运而生,既是散文艺术发展的内在美学规律要求,更是新时代人们的阅读与美学欣赏的需要。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